尊重与蔑视的鸿沟
本书是关于如何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服务、如何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以及如何持续进行创新发展的。换句话说,我们说的是一个更为有效的以学生为导向的办学与管理。在本部分“教职工”的内容中,我们所讨论的也是一种务实的、旨在提高绩效的管理。
在我们所接触到的转型发展的学校中,我们认为北京十一学校是其中最好的一家。我们还可以直接明确地说,十一学校是我们所见过的最不墨守成规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不守规矩,甚至可以彻底不守规矩。正如一位退休教师所指出的:“十一学校是我所工作过的最不墨守成规的地方,学校没有那么多规矩,只给你工具,李校长称之为‘脚手架’,然后就等着你给学校带来成果。”我们认为,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学校给你提供工具,然后就希望从你这里获得成果,他们不会用繁文缛节来浪费你的时间,他们也会为你制定简单、明了且稳定的业绩测量标准,他们对你的期望也是公平和现实的。那么,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做了一件或许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最为“糟糕”的事情,那就是:他们为了创造一个“没有借口”的环境,该做的都做了,如果你完不成任务,那就是你的问题了。换句话说,通过人性化和以人为本的领导,他们已经为你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有意义的和以绩效为导向的组织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领导都信任自己的教师,他们相信如果给予其机会,又清除了前进道路上的繁文缛节,且愿景是明确而稳定的,所有教师都将会有所建树。有人问我们,是否应该通过选举来确定这样的领导?还有,是否那些管理不善的学校校长都不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显然,我们无法回答这一问题,只是根据我们的猜测,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肯定的是:你可以命令一个普通人,让他直接对你汇报,每周上课10节,每天工作8个半小时;但是你却不能命令任何人以“卓越”的方式做事,“卓越”指的是用心和有创意。无论是从字面来看,还是从所有的层面来看,卓越都是一种纯粹的志愿性献身精神的体现。只有在对工作有一种“主人翁”精神时,人们才会在工作中做出卓越的成就来。“软件”(信任和关心教师)就是“硬件”(实现一个更为有效的学生为导向的管理)。
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信任、关心以及尊重几乎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它们又都是新的,因为有许多人都不了解它们,这些人无论是在言语还是行动上,都与懂得尊重、信任以及关心教师的李希贵校长相差太远了。他们只知道动动嘴皮子,只知道通过对教师的忽视而绝不是认同来表现出对教师的蔑视。我们不仅要将教师视为“职员”,还要将他们视为“人”。这正是我们所体会到的尊重教职工的校长和其他校长之间的巨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