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课题研究价值与意义

普职融通是目前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新方向,理论的提出需要不断的实践检验其可行性。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开展“普职融通”综合高中教育教学体系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①提升经济社会人才的质量需要

周村商业经济较为活跃,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更多样化的高技能专业性人才的投入。与此同时,家长带着望子成龙的期望,挤破脑袋也非要把孩子送入重点普通高中,造就了为数不少的孩子职业技能的缺失。普职融通教学模式给我们这所生源处于中下游的普通高中学生提供了职前教育体验,强化了普高学生的实训能力,给中考一时失利的学生一个新机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升级需要

高中选择性课改,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普职融通教学活动中,教学形式进行有效性提升改革,让教与学“动”起来,多样化地开展学生技能培训,发展学生个性,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保障了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合作学习、自主发展的权益,践行了“多层次教学、多途径发展、多元知识和技能、有选择而无淘汰”的教育理念。

2.普通高中特色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普通高中特色化课程改革要求普高学校的必修课程中开设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从实施情况来看,普通高中学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实训场地设施欠缺等问题,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实效性。普职融通的模式可以有效地使综合实践活动课落到实处,从教学形式上扩大人才培养的多元形式,推动高中学段课程改革。开展普职融通教学活动,结合灵活性多样的教学形式和评价方式,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资源,创新灵活多样的途径,不断充实和丰富职业教育教学形态。改革与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教学方案、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切实提高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效益。

3.为生源质量处于下游的普通高中学校的多元化发展,找寻一条可参照的发展路径。

周村区现有两所高中,有接近3000的初中毕业生,接近一半的学生升入了市重点高中就读,如2015年就有1334人升入市重点高中,升入实验中学的有1144人,也就是说处于全区下游的生源基本升入了周村实验中学。可以说,学校是处在市属重点优质高中和职业学校夹缝中的学校,这直接导致高考升学率低,这直接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学校期望通过普职融通综合高中教育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使学校的发展进入良性周期循环的轨道,即每年有两位数的大文大理、三位数的音体美文管、三位数的职业技术人才进入高等教育深造。学校的现实状况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典型性,因此学校也期望通过普职融通综合高中教育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为生源质量处于下游的高中兄弟学校谋求更大发展探寻一条可参考的发展路径。

4.推进高中普职融通的本土创新

学校,作为教育的第一现场,往往也是教育创新的发源地。学校灵活多样地推进高中普职融通改革。作为薄弱学校如何以综合高中的发展为契机,普职融通中教师如何配备、普职教育资源,如何共享等,都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都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大胆探索、锐意创新,真正找到适切本土、本学校的实践样式。

5.充分整合区域内中职和普高资源,促进本区域内的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有效融通。

综合高中的建设,除充分挖掘校内师资资源以外,还应加强与区域内职业学校的合作。我校从2012年就开始与本地的职业中专合作,与当地高职院校、民办培训专业师资合作,可以说在普职融通的协同合作方面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期望借助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与各类职业院校、师资的协同合作,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加大对学校独立性办学的支持,对区域内的普通高中、职业学校进行有效融通,加强宏观引领,跟进日常业务指导,注重多元评价,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训课的设施设备,补充优化师资队伍,促进综合高中又好又快的健康、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