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乱却不低劣
我们有必要强调,杂乱是所有创新活动难免的特点,但这绝不意味着允许有马虎的思想和行为,也不允许出现质量低劣的创新成果。说到学校以自己创新过程的乱糟糟为荣时,我们指的是他们尊重和理解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不断尝试以及尝试过程中的失败,以便尽早直接面对摆在通往成功之路上的巨大障碍。颇为荒谬的是,在这个乱糟糟的过程中,你还要确切地知道在每一次重复尝试或者部分重复尝试过程中都需要学到些什么。越是尊重自然界的混乱状态,就越需要被训练得能够灵活地面对这种混乱和发展。因此,从根本上说,越是追求创新和转型发展的学校,我们发现其管理就越讲求实际。相反,越是相信空洞的性能评审图表资料会克服一切不确定性的学校,就越是懦夫成群的地方。因为,在这些学校,人们总是倾向于“循规蹈矩”,而不是实际地做点儿事。
思考:
※你会“隐瞒”自己的发家史吗?你会在公开场合对此予以承认吗?你会自豪地具体说出其中的经过吗?你会经常对自己下属说这些故事吗?你会和同事说这些事吗?如果你认为自己在这些问题上是“及格”的,那就在新教职员工身上试试。他们认为你是一个“违规者”,还是一个“好官僚”呢?坦白地问他们!与6个同事坐在一起,详细地告诉他们你在过去或现在是如何“发挥你的秘密违规行动技巧”,从而才取得最近5次创新成功的。你是否不得不回溯到30天前发生的事了?如果是这样,那就说明你已经出问题了。
※关于学校转型中的那些“违规活动”的故事都写成书面材料了吗?这些故事中有年轻人和资历较浅的人参与吗?所有部门都是你挑战者故事中的主人公吗?你的故事强调“以小见大”吗?如果是这样,你能确保这样做都是有效的吗?随机调查10人,看看这些人是愿意参与大型现成的项目团队,只做其中的配角呢,还是更愿意参加小型团队中的更为核心的人物?
※用半天的时间讨论“八九不离十”“假装”以及“旁观者”等词语。要明确使用鼓励违规创新活动的语言。你会有意做好这些事吗?
※从“每件事都需要挑战者”、“守旧的人在这里不好过”、“人们相信自己无所不能”等句子中,挑选几句,看看你的员工是否同意这样的话。在自愿的基础上,从三个部门中挑选6个不同级别的教职员工,问问他们对于这些语言的接受程度。结果会怎样呢?它与你想象的结果差距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