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胜利者
我们会不断听到这样的话:“许多公司现在都已经高度集权化和自动化了,你当然可以提倡激进的分权运动并大力提高教师的自主性,难道你没有看到这样的事实吗?一些人并没有为此做好准备,或者说根本从未为此作过准备?”
也就是说,人们为建立“普职融通的春考班”做好准备了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谈到十一学校有些混乱的多个社团小组时,学校的一位主任是这样说的:“我们能够允许这些表面的混乱是因为我们骨子里都相信,我们在社团质量以及如何对待教师的方式上有着共同的认识。”是的,坦白地说,我们的确发现在还没有就如何引导一个自主性团队问题达成明确的共识之前,建立一个自主性的团队效果并不好。
这是一个必须遵守的顺序问题,即价值观第一,自主性团队第二。例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分权运动。但是在这一转型运动开展之前,李校长就将他的所有高级管理人员都召集在一起,共同探讨、重新评估学校的办学思想,并最终确定“学生第一”的转型理念。学校在开展这一自主性活动时也就发展理念问题进行了激烈的、经常性的和紧张的讨论,他们每年都会对此进行全面的回顾和评估,这叫作“信条挑战”。学校的“战略陈述”既遵循了办学的发展理念,又发挥了引导自主性。
这样的道理不仅适用于团队,也适用于个人。据说十一学校之所以具有“神奇的魔力”,就是因为该校成员在拥有自主性之前是经过学校严格训练的。也就是说,全体人员都“已经”充分准备好应对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情况了。实际上,我们也十分赞成有些学校的“新兵训练营”式的做法。没有事先“过量”的训练,大范围开展自主性活动很有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但是我们也不能错误地将此理解成“在没有准备好之前不要过早地给予教师自主权”,这也是我们对上面问题的另一个回答。因为首先多数教师都是负责任的,即便是从现在起,承担责任也是这样,他们对自主性任务的良好准备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还有必要指出的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并不公平、和谐的世界,分析家们总是会有这样的偏见,他们总认为“教师们还没有准备好”。当然这个分析并没有错!因为即便是拥有“新兵训练营”的学校在早期的工作中也会犯一大堆错误。我们知道,要学会游泳,最好的方法就是跳下水去进行实际的练习,你不能以“他们还没有准备好”为由不赋予他们自主权。
在赋予教师自主权的早期阶段,即便是事先作好周密准备,也还是会出现偏差和失误,通常还是重大失误。然而,根据我们的经验,只要你对此有充分的信心,那么其结果将是积极的。如果真的给了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大多数管理者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级部、处室或团队一下子更负责任了,完成任务的速度也更加快了。实际上,这样做带来的“问题”往往是:主任们会发觉教师们其实并不像他想的那样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