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知识手册》简介
编委会名单
第一部分 内科学
第一章 心血管内科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简要阐述心血管系统的解剖
二、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
三、心律失常的机制和分类
四、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心血管疾病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
六、心血管疾病的常见药物的合理应用
七、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要点
八、急性心包炎及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要点
九、阐述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要点
第二节 基本技能要求
一、常见心脏疾病的X线图像诊断
二、心脏电复律
三、电复律术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四、心电图基本知识及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四、阐述起搏器原理、分类、类型、起搏模式
五、心包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术后监测
六、临床上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判读结果,其指导意义是什么
七、动态血压
八、心脏超声
九、冠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术后监测
第二章 呼吸内科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
三、其他疾病简介
第二节 基本技能要求
一、雾化吸入治疗的方法及药物原理
二、胸腔积液(原理、临床意义)胸穿操作适应证、禁忌证
三、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包括支气管镜肺活检)
四、经皮肺活检、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支气管肺泡灌洗
五、动脉血气的操作与判读
六、肺通气功能测定(原理、适应证、禁忌证、监测方法、意义)、肺功能判定
七、无创通气技术(原理、适应证、禁忌证、监测方法)
八、结核菌素试验(如何判定结果、适应证、禁忌证、意义)
九、痰液标本留置
十、体位引流
十一、氧疗
十二、吸痰
第三章 消化内科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和治疗
二、消化系统疾病重症的诊断及处理
三、简述腹腔结核(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与克罗恩病鉴别,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
四、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及处理
五、肝脓肿的诊断及治疗
六、胰腺癌概述
第二节 基本技能要求
一、腹腔穿刺术
二、消化道内镜
三、典型消化道内镜常见病例图像的识别
四、三腔二囊管插管技术
五、鼻饲和胃液分析
六、肝穿刺活检
七、结肠镜检查术
八、腹水浓缩回输术
九、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第四章 肾脏内科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肾单位和肾脏生理功能
二、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抗凝药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
四、非透析疗法中营养治疗的目的及要求
五、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疗法的适应证
六、肾脏移植的抗排斥治疗
第二节 基本技能
一、肾脏穿刺适应证及围手术期管理
二、肾脏功能检查的运用及结果判断
三、透析管路(透析用中心静脉置管)的围手术期管理
第五章 内分泌科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糖尿病分类,病因、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慢性并发症及治疗方法
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及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
四、甲亢、甲减的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五、激素的分泌与调节,激素的免疫测定原理、步骤及临床意义
六、代谢综合征(MS)的概念
七、内分泌其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节 基本技能要求
一、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及意义
二、各种激素血尿浓度测定标本采集
三、糖尿病营养食谱处方
四、腰围、腹围测定
五、内分泌功能试验(包括兴奋、抑制试验)的原理、步骤及意义
六、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七、禁水加压素试验
第六章 风湿免疫科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常见风湿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风湿性疾病相关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三、其他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
四、常用抗风湿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
第二节 基本技能要求
一、各种风湿性疾病相关性抗体检测的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二、关节腔穿刺术
三、关节的基本检查方法
四、各种关节炎的病理特征
五、关节滑液分析及临床意义
六、正确辨认类风湿关节炎(RA)、骨关节炎(OA)、强直性脊柱炎(AS)的影像学特点(表1-6-6)
七、关节的正常结构
第七章 神经内科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抑郁、焦虑的临床表现和筛查方法(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常规治疗方法
三、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体征、定位与定性诊断原则
四、12对脑神经的应用解剖
五、感觉和运动障碍的分类、定位和定性诊断
六、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七、帕金森病的病理和临床表现
八、癫痫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
九、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十、急性脊髓炎的治疗和护理
十一、锥体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病变时出现的症状
十二、幻觉的临床表现
十三、蛛网膜下腔出血、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偏头痛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
十四、简介以下疾病:周围性瘫痪、脊髓压迫症、多发性神经炎
第二节 基本技能要求
一、腰穿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常见并发症
二、脑电图操作与临床意义
三、肌电图操作与临床意义
第二部分 外科学
第一章 普通外科
第一节 外科基本问题
一、外科患者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
二、输血
三、外科休克
四、围术期处理
五、外科患者的代谢及营养治疗
六、外科感染
七、创伤及其处理原则
八、肿瘤
第二节 普外科常见疾病
一、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二、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三、全身性外科感染
四、有芽胞厌氧菌感染
五、甲状腺疾病
六、乳房疾病
七、腹外疝
八、腹部损伤
九、胃十二指肠疾病
十、急性阑尾炎
十一、肠梗阻
十二、结直肠肿瘤
十三、肛肠疾病
十四、肝疾病
十五、胆道疾病
十六、胰腺疾病
十七、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三节 基本技能要求
一、无菌操作技术
二、外科手术基本技术
三、腹腔镜手术基本理论
四、换药术
五、导尿术
六、静脉切开置管术
七、中心静脉压测定
八、淋巴结穿刺术
九、腹膜腔穿刺术
十、清创术
十一、体表肿物切除术
十二、脓肿切开引流术
十三、手术活组织检查
十四、阑尾切除术
十五、小肠部分切除、肠端-端吻合术
第二章 骨外科
第一节 骨外科基础知识
一、上肢骨与关节损伤
二、下肢骨与关节损伤
三、脊柱与骨盆
四、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五、骨科炎症
六、骨与关节结核
七、非化脓性关节炎
八、骨肿瘤
第二节 骨外科基本技能
一、骨科常用基本操作
二、常用骨折脱位手法复位术
三、骨科体格检查规范
第三章 泌尿外科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泌尿外科常见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常见检查手段、诊断要领、适应证及治疗原则
二、泌尿外科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三、急性肾衰竭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四、男性常见病的诊断要点及进展情况
第二节 基本技能要求
一、泌尿外科腔内各种TUR手术、经皮肾镜手术、输尿管肾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的基本原理和手术方式
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三、泌尿外科常见诊治方法的操作技术
四、泌尿外科各种导管的用途及具体用法
五、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的应用
六、泌尿外科特殊诊治方法操作要点和应用
七、常见手术的操作要点、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四章 胸外科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胸腔生理学
二、肺、食管、心脏的外科解剖学
三、心胸外科常见疾病的基本原理、临床特点、检查手段、诊断步骤及治疗原则
四、胸部肿瘤的常见化疗方案
第二节 基本技能要求
一、正常胸片与异常胸片的识别
二、心胸外科常见病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要点
三、胸心外科最常应用的辅助检查的应用和操作要点
四、常见胸部外伤的处理原则
五、开胸术、关胸术的操作要点
六、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要点
七、以下手术的操作过程、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三部分 妇产科学
第一章 妇产科学——妇科学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阴道的自净作用
二、滴虫阴道炎的临床表现
三、滴虫阴道炎的治疗方法
四、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表现
五、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标准
六、急性子宫颈炎的临床表现
七、什么是慢性宫颈炎
八、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法
九、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及其致病特点
十、盆腔炎性疾病的感染途径
十一、盆腔炎性疾病的病理类型
十二、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标准
十三、外阴鳞状细胞癌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
十四、引起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1N)的相关因素
十五、如何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十六、CIN的治疗方法
十七、子宫颈癌的治疗原则
十八、子宫颈癌的手术治疗
十九、子宫肌瘤分类
二十、什么是子宫肌瘤变性,有几种
二十一、子宫肌瘤常见的症状
二十二、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二十三、卵巢肿瘤的并发症
二十四、卵巢肿瘤的肿瘤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二十五、怎样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表3-1-1)
二十六、什么是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从组织学根据形态特征将其分为哪几种
二十七、完全性葡萄胎的临床表现
二十八、诊断葡萄胎后应怎样处理
二十九、无转移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表现
三十、转移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表现
三十一、什么是异常子宫出血,根据出血的特点异常子宫出血包括什么
三十二、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表现
三十三、闭经的分类及定义
三十四、卵巢早衰的定义及表现
三十五、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概念
三十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内分泌特征
三十七、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三十八、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三十九、绝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四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四十一、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
四十二、阴道后壁膨出分几度
四十三、子宫脱垂的临床表现
四十四、子宫脱垂的治疗
四十五、压力性尿失禁的分度
四十六、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四十七、生殖道瘘的定义及分类
四十八、尿瘘的临床表现
四十九、不孕症的定义及分类
五十、女性不孕症的治疗
五十一、辅助生殖技术的并发症
五十二、避孕的方式
五十三、宫内节育器常见副反应及并发症
五十四、激素避孕的作用机制
五十五、紧急避孕的定义
五十六、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哪几种,适应证是什么
五十七、人工流产的并发症
第二节 基本技能要求
一、阴道窥器检查
二、双合诊检查
三、合诊检查
四、肛腹诊检查
五、阴道分泌物检查
六、宫颈黏液检查
七、宫颈刮片检查
八、后穹隆穿刺术
第二章 妇产科学——产科学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受精卵着床过程
二、精卵着床必备条件
三、胎盘功能
四、妊娠期子宫的变化
五、妊娠期血液成分的变化
六、妊娠如何分期
七、早期妊娠如何诊断
八、影响分娩的因素
九、产力
十、正常子宫收缩力的特点
十一、产程如何划分
十二、第三产程中胎盘剥离征象
十三、促使先露下降的因素
十四、产褥期生殖系统的变化
十五、母乳喂养好处
十六、自然流产的临床表现
十七、按自然流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哪些临床类型
十八、自然流产的3种特殊情况及定义
十九、稽留流产的处理
二十、早产的治疗中促胎肺成熟的方法
二十一、输卵管妊娠的病因
二十二、输卵管妊娠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二十三、输卵管妊娠的治疗
二十四、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的适应证
二十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
二十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
二十七、子痫前期的临床表现
二十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原则
二十九、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使用硫酸镁的必备条件
三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降压的目的和指征
三十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时机如何选择
三十二、妊娠期糖尿病的概念
三十三、糖尿病合并妊娠的诊断
三十四、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
三十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时机的选择
三十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剖宫产的指征
三十七、妊娠期糖尿病阴道分娩如何处理
三十八、前置胎盘的定义
三十九、试述前置胎盘的分类
四十、何谓凶险性前置胎盘
四十一、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
四十二、前置胎盘患者什么情况可以阴道分娩
四十三、胎盘早剥的治疗原则
四十四、胎盘早剥的定义
四十五、胎盘早剥按病理分为哪几型
四十六、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胎盘早剥分度
四十七、什么是肩难产
四十八、心脏病孕妇的心功能分级
四十九、心脏病孕妇孕前应该做哪些咨询
五十、妊娠合并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
五十一、病毒性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五十二、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五十三、妊娠期贫血诊断标准
五十四、胎儿窘迫
五十五、胎儿窘迫的病因
五十六、胎膜早破的病因
五十七、胎膜早破如何治疗
五十八、产力异常的临床分类
五十九、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六十、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六十一、何为病理缩复环
六十二、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的概念
六十三、产后出血的定义
六十四、产后出血的诊断
六十五、羊水栓塞的诊断要点
六十六、羊水栓塞的抢救
六十七、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
六十八、先兆子宫破裂的处理
六十九、子宫破裂的处理
七十、产褥感染的概念
七十一、产褥感染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七十二、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 基本技能要求
一、羊膜腔穿刺
二、四步触诊
三、骨盆测量
四、胎儿宫内监测
五、宫颈环扎术
六、引产术
七、会阴切开缝合术
八、胎头负压吸引术
九、产钳术
十、软产道裂伤修补术
十一、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十二、髂内动脉结扎术
十三、子宫腔纱布条填塞术
第四部分 儿科学
第一章 儿科学——呼吸部分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儿科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二、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三、胸腔积液的病因、机制、诊断及治疗
第二节 基本技能要求
一、胸穿步骤、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二、氧疗
第二章 儿科学——心血管部分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小儿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物理检查方法及意义
二、常见先心病的病史、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的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及治疗
四、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
五、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
第二节 基本技能要求
一、输血适应证
二、小儿心电图特点
三、静脉穿刺步骤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