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三、急性肾衰竭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个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双侧肾脏的排泄功能及肾小球滤过功能迅速减退,血尿素氮及血肌酐迅速升高,从而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及尿毒症。

【病因】

包括肾前性、肾性及肾后性。

(1)肾前性因素:外伤、失血、呕吐及腹泻等原因导致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心力衰竭、心包填塞等因素引起的心排血容量减少;感染、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血压急剧下降。

(2)肾性因素: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球疾病、肾间质性疾病及血管疾患等。

(3)肾后性因素:泌尿系结石、肿瘤、腹膜后及盆腔疾患、医源性创伤等因素造成输尿管或尿道的梗阻。

【诊断标准】

发病后数小时或数日出现少尿或无尿,可持续1~2周,长者可达数周,表现为少尿所致的水肿、心衰、血压升高等水中毒症状及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氮质代谢产物潴留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继之进入多尿期,每日尿量可达3000~6000mL,持续1~3周,多尿使水肿消退,血肌酐及尿素氮逐渐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可无尿或少尿的表现,病情较少尿型轻,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者肾功能不能完全恢复正常而遗留永久损害。

【治疗】

(1)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包括纠正血容量不足,控制感染性休克,积极控制发病原因。药物过敏引起者应立即停药,给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脱敏药,误型输血者在立即停止输血后,给予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并给予碳酸氢钠,挤压伤后应立即碱化尿液以缓解肌红蛋白造成的肾小管堵塞。

(2)合理用药:可给予多巴胺以增加肾血流量,应用20%甘露醇100mL于5~10min内静脉注入,并给予速尿每次4mg/kg,二者可以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增加肾小管内液,有利于冲刷肾小管内堵塞的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