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脏疾病的X线图像诊断

一、常见心脏疾病的X线图像诊断

(一)位置异常

(1)右位心:①右旋心——心长轴指向右,内脏正位。②镜面右位心——心长轴指向右,内脏反位。

(2)左旋心(孤立性左位心):心长轴指向左,内脏反位。

(3)中位心:心长轴居中,罕见;除镜面右位心外心脏位置异常常合并心内畸形。

(二)形态异常

(1)二尖瓣型心:代表右室大,无肺动脉狭窄一类心脏病,例如风心病、房间隔缺损等。

(2)主动脉型心:代表左室大一类心脏病,例如高心病。

(3)普大型心:代表多个房室大一类心脏病或心包病,例如心肌病或心包炎。

(4)靴型心:代表右室大,有肺动脉狭窄一类心脏病,例如法洛四联症等。

(三)左心室增大

(1)后前位:①左室段延长,心尖向左下延伸。②相反搏动点上移,心腰部凹陷。③左心缘变隆凸。④心影向左扩展,心尖圆钝。⑤心脏横径增大。⑥主动脉结突出,主动脉增宽。

(2)右前斜位:常无明显改变。

(3)左前斜位:①心后缘下段向后、向下隆凸在60°时与脊柱重叠,不能分开。②房室切迹上移;③室间沟向前下移位,左室段延长。

(4)左侧位:①心后缘下段向后隆凸。②心后间隙缩小。③心后下方食管前间隙消失。

(四)右心室增大

(1)后前位:①心腰平直或突起、心尖上翘。②相反搏动点下移。

(2)右前斜位:①心前缘前突,心前间隙变窄。②肺动脉圆锥隆起。

(3)左前斜位:①心前下缘向前膨隆,心膈面延长。②室间沟后上移位。

(五)左心房增大

(1)后前位:①左房向后增大,心影后上方见类圆形高密度影——双重阴影。②隆凸角变大,左主支气管抬高。③心右缘外凸——双弧影。④左心耳增大(肺动脉段与左心室间的弧形突出影——第三弓)。左心缘出现四弓。

(2)左前斜位:心后缘上段隆凸,压迫左主支气管,之间透明带消失。

(3)右前斜位和左侧位:食管受压移位。①位于左主支气管压迹下方。② 在心影的后上水平。③压迹有明确的上下界。④食管移位程度与左房增大程度成正比。左房轻度增大:食管前壁受压;左房中度增大:食管前后壁受压,心后间隙缩小;左房重度增大:食管明显受压向后移位,与脊柱重叠。

(六)右心房增大

(1)后前位:心右缘向右扩展/突出、膨隆,长度/弧度增加;最突出点位置较高,常有上腔静脉增宽。右房/心高比大于0.5。

(2)左前斜位:心前缘上段向上膨凸并延长(此解剖位置为右心耳),与主动脉夹角变锐(前缘超过右心缘长度的一半,与右室段成角)。

(3)右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呈圆弧形膨凸,右房增大伴SVC扩张(心后下缘超过食管)。

对右心房增大的一点补充:观察右心房增大很困难,一方面罕见单独右心房增大,另一方面其他房室均可构成右心房增大的假象。右心房增大使右心缘向右突,但右心室、左心房或双心室增大均有此现象。右心缘的正常高度占主动脉弓至膈的1/2,右心房增大时此段可超过1/2,但左心房增大也可产生高的右心缘。右心房增大时常有右心室增大,后者引起心脏顺时针方向旋转,心脏左移,使本来向右突及增高的右心缘不显著。右心房扩大可首先表现为右心耳扩大,因它在心脏的前方,需在左前斜位25°~30°时才能观察到此段延长、隆起。其在显著扩张时可在右前斜位上见心后下缘呈圆形向后下方突起。

(七)心脏普遍增大

心脏普遍增大:横径和前后径增大。①通过透视判断各房室增大的程度。②通过肺循环异常判断哪一房室为主。

(八)主动脉形态和密度的改变

(1)形态改变:迂曲、延长。

(2)密度改变:增粗、钙化。

(九)心脏大血管搏动异常

(1)心功能代偿时心搏幅大,率不变(早期高血压)。

(2)心功能失代偿时心搏幅小,率加快(各种心衰)。

(3)大量心包积液时心搏消失。

(4)心脏主动脉搏动强见于甲亢、贫血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5)肺动脉搏动强见于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和肺动脉瓣狭窄。

(十)心脏大血管钙化

①主动脉钙化。②心包钙化。③瓣膜钙化。④冠状动脉钙化。

(十一)心脏边缘异常

缩窄型心包炎心缘变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