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肿切开引流术
【适应证】
急性化脓性感染已局限形成脓肿。表浅脓肿局部有红、肿、热、痛及波动感,深部脓肿可经诊断性穿刺、超声、CT等检查证实。
【术前准备】
(1)行超声、CT及诊断性穿刺等检查,明确脓肿部位;对深部脓肿尤其重要。
(2)病情危重,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应给予有效抗感染治疗,注意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对中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者,应适当纠治,以增强手术耐受力。
【切开引流原则】
(1)浅表脓肿切口应在波动最明显处;而深部脓肿切开前应先行诊断性穿刺,并以穿刺针为引导切开脓肿。
(2)切口要足够大,并取低位,便于引流。不做经关节区的纵行切口,以免瘢痕挛缩,影响关节功能。
(3)操作应遵循无菌原则,防止混合感染。
(4)切开引流后均应放置引流。
(5)穿刺或切开引流,均应取脓液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操作步骤】
(1)根据脓肿部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麻醉:浅表脓肿可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注射药物时应从远处逐渐向脓腔附近推进,避免针头接触感染区域。深部或较大脓肿宜采用静脉麻醉。
(3)手术区域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4)于脓肿中央用尖刀刺入,然后用刀反挑切一小切口。待脓液排出后,以手指伸入脓腔,探查其大小、位置及形状,据此考虑延长切口。用手指钝性分离,分开脓腔内的纤维间隔,以利引流(图2-1-19)。切忌动作粗暴而损伤血管导致大出血,或挤压脓肿,造成感染扩散。
(5)对于深部脓肿,在切开皮肤、筋膜后,可用止血钳插入脓腔,或先行穿刺抽脓,并以穿刺针为引导,切开脓肿。弄清脓肿局部解剖关系后,再扩大切口,放置引流。
(6)引流物不可填塞过紧,以防引流不畅。

图2-1-19 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
【术后处理】
(1)视引流多少及脓液性质酌情更换敷料或引流物。待引流脓液显著减少,脓腔显著缩小时,可逐步拔除引流。
(2)根据脓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抗生素。
(3)如患者一般状态较差,或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应给予适当的全身支持治疗和病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