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阐述心血管系统的解剖
阐述心脏、大血管的解剖位置及与X线投影的关系,阐述冠脉系统的解剖。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纵隔下部,外面裹以心包。约2/3位于前正中线左侧,1/3在右侧。心脏的长轴从右后向左前下倾斜约45°,由于心脏在发生时沿长轴自右向左扭转,所以心脏的左半部偏向左后方,右半部偏向右前方。正常心脏的位置可因体型或体位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心脏的上方是出入心脏的大血管,下方为膈的中心腱,膈升降时心脏亦随之升降。心脏的后方有食管、迷走神经和胸主动脉。
心脏似前后略扁且倒置的圆锥体,其大小稍大于本人的拳头,重约260g。心脏的外形分为心底、心尖、两面、三缘和三条沟。心底朝右后上方,连接出入心脏的大血管。心尖朝左前下方,平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活体于此处可触到心尖的搏动。前上面隆突与胸骨及肋软骨相邻,称胸骨面;后下面扁平贴于膈,称膈面。右缘,近似垂直,主要由右心房构成;左缘,圆钝,主要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下缘,近水平位,较锐,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1.心脏与大血管的正常投影
后前位
右心缘:上段,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下段,右心房,右心膈角区有时可见下腔静脉影,心胸比率一般不大于0.5。
左心缘:上段,主动脉结;中段,肺动脉段(心腰);下段,左心室。
右前斜位
前缘:上段(升主动脉),中段(肺动脉主干与右心室漏斗部),下段(右心室与小部分左心室)。后缘:上段(左心房),下段(右心房)。
左前斜位
心前缘:上段,右心房;下段,右心室,右心房上为主动脉,二者相交成钝角。
心后缘:上段,左心房;下段,左心室,透视下可见室间沟;后下缘心膈角内可见下腔静脉及心脏后三角;主动脉窗内可见气管分叉、主支气管和肺动脉。
左侧位
前缘:上段(升主动脉),中段(肺动脉主干、右心室漏斗部),下段(右心室)。
后缘:上段(左心房),下段(左心室)。
2.冠脉系统的解剖
营养心脏的血管称冠状动脉,共有左、右两支,分别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冠状窦内。左冠状动脉又有两个分支:前降支和回旋支。前降支沿途发出3组分支:左室前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的中下部,也称对角支)、右室前支、室间隔前动脉。回旋支发出左室前支(主要分布于左室前壁的上部,其中分布于心室钝缘的动脉支称钝缘支)、左室后支及左房支。右冠状动脉的分支有:右室前支、右室后支、左室后支、后降支、右心房支。心肌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的血液流经毛细血管和静脉后,主要经由冠状窦回流入右心房;而右冠状动脉的血液则主要经较细的心前静脉直接回流入右心室。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冠状动脉血液可通过心脏最小静脉直接流入左右心房和心室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