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基本技术

二、外科手术基本技术

【皮肤、皮下组织切开要点】

(1)切开前再次消毒切口部位。

(2)消毒后使用皮肤保护巾,术者和第一助手分别用均衡力量按住保护巾,将切口部位皮肤绷紧(图2-1-4)。

(3)执刀方式:一般用执弓式或抓持式。

(4)一次切开皮肤和皮下,全长深度一致,不可过深、过浅,不可反复切割。

(5)切口按原设定,不可过大、过小、歪斜、偏离等,皮缘应整齐、规则。

图2-1-4 正确的皮肤切开法

【皮下止血要点】

(1)切开后,术者和第一助手均衡用力,暴露皮下组织,充分显露出血点。

(2)操作者正确持拿止血钳,钳夹自己对侧创面的出血点,要求快、稳、准。尽量避免在一个部分反复钳夹,也不可钳夹过多组织;钳夹后将止血钳置于对侧。因出血看不清出血点时,助手须以干纱布按压出血处,待血液清除后再行钳夹。现多用电凝止血。小的出血点经钳夹、电凝或压迫后即可止血。

(3)较大的血管或动脉出血须结扎止血(图2-1-5)。注意使钳的尖端弧度向上,便于结扎,然后将线绕过钳下的血管和少许周围组织,结扎止血。此时,须强调打结和松止血钳两人的配合,以准确把握松钳时机。

图2-1-5 结扎止血法

【切口缝合要点】

(1)右手正确持拿持针钳,注意缝针在持针钳上的位置和角度,缝线及“回头线”的长度(图2-1-6)。根据缝合组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针、线和缝合方法。

(2)左手持镊,根据缝合组织的不同选择有齿或无齿镊。

(3)缝合前,助手应将缝线末端一手接住;注意缝线末端不可接触有菌区域。

(4)缝合表皮时垂直皮面进针,沿缝针弧度旋转用力;缝出后以镊子夹持针尖下方针体,松开持针钳;手背向上拿持针钳夹住缝针体部,沿缝针的弧度旋转拔针。

(5)根据不同的组织情况决定针距和边距的大小,并做到均匀一致。过密或过稀都不利于组织愈合(图2-1-7)。在保证创口良好闭拢的前提下,缝线越少越好。

图2-1-6 持针钳执握方法

图2-1-7 单纯间断缝合

(6)缝皮后对合皮缘,保证皮缘整齐,严密对合。再次消毒切口,覆盖敷料。

【打结要点】

(1)要求单手熟练打外科结、方结及三叠结,要求掌握器械打结,避免打滑结、假结(图2-1-8)。打结时,双手用力点及结扎点三点成一线。

(2)结扎张力要适当。结扎过紧,会造成组织缺血坏死,形成感染或脓肿;结扎过松,遗留死腔,易形成血肿或血清肿,招致感染,影响愈合。

图2-1-8 结的种类

【剪线要点】

(1)正确持拿剪刀。

(2)剪皮肤缝线应留1.0cm左右,各线所留长度一致。

(3)皮下等处缝线保留0.1~0.2cm。将剪尖张开,贴线下滑,到线结处倾斜45°,以剪尖剪断缝线(图2-1-9);不可留线过长或剪坏线结。

(4)大血管结扎或缝扎后,或使用可吸收缝线时,应适当增加留线长度。

图2-1-9 术中剪线

【组织分离要点】

根据组织类型、局部结构等具体情况选择钝性分离或锐性分离。锐性分离以刀、剪操作为主(图2-1-10),钝性分离以手指、纱布、刀柄等进行(图2-1-11)。按层次和一定顺序进行,不可贪多求快,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图2-1-10 锐性分离

图2-1-11 钝性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