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穿刺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静脉穿刺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股静脉穿刺法

【操作步骤】

清洗患儿会阴部及腹股沟区皮肤,换尿布。患儿仰卧,垫高穿刺侧臀部。助手站在头端,以双肘及前臂约束患儿躯干及上肢,两手分别固定患儿两大腿使之外展、外旋,膝关节屈曲呈直角。操作者站在足端,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戴无菌橡胶手套。穿刺方法有两种:

垂直穿刺法:操作者左手食指在腹股沟中1/3与内1/3交界处触到股动脉搏动点,右手持注射器沿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3~0.5cm处垂直刺入,感觉无阻力见回血后固定,抽足所需血量后拔针。

斜刺法:在腹股沟下约1~3cm处,针头与皮肤成45°向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3~0.5cm处向心方向刺入,其余操作同垂直刺入法。拔针后立即用消毒干棉球加压止血3~5min。确认无出血方可放松。将抽取的血液沿试管缓慢注入试管,送检。安抚患儿,平整衣服,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

(1)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此法,以免出血不止。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3)穿刺前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以免排尿时污染穿刺点。

(4)若回血呈鲜红色,表明误入股动脉,拔针后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部位5~10min,直到无出血为止。

(5)若穿刺失败,不宜在同侧多次穿刺,以免形成血肿,保护穿刺针勿被尿液污染。

(二)颈外静脉穿刺

【操作步骤】

按全身约束法包裹患儿,取仰卧位放于治疗台上,肩齐台沿,头偏向一侧,肩下垫小枕。助手站在患儿足端,用两臂按住患儿身躯,两手扶着面颊与枕部,使头部稍垂于治疗台边沿下,以充分暴露颈外静脉。

操作者站在患儿头端,选取穿刺点于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之上1/3处,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左手食示指压迫颈外静脉近心端,右手持注射器或采血针,待患儿啼哭静脉显露时,于颈外静脉外缘针头与皮肤成30°沿血液回心方向进针,有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拔针。用消毒干棉球压迫局部2~3min。检查局部无出血后,送回病室。血标本送检。安抚患儿,平整衣服,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

(1)做好患儿及家属解释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操作前做到核对无误。

(2)有严重心肺疾病、新生儿、病情危重者以及有出血倾向的患儿禁用。

(3)固定体位后立即操作,以防头部下垂时间过长影响头部血液回流。

(4)要求操作者技术熟练。若穿破静脉会引起血肿,甚至压迫气管,妨碍呼吸。一旦局部静脉穿破,立即加压止血,待止血后更换对侧采血。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穿刺时应随时观察患儿面色和呼吸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三)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操作步骤】

患儿仰卧或侧卧,头下垫小枕,助手固定其肢体、头部。操作者立于患儿头端,必要时剃去局部头发,仔细选择静脉,常规消毒皮肤,再次核对。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接上头皮针,排尽空气,操作者以左手拇、示指分别固定静脉两端皮肤,右手持针,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后移0.3cm处将针头近似平行刺入头皮,然后沿静脉向心方向穿刺,有落空感同时有回血时再进针少许。血管细小或充盈不全常无回血,可用注射器轻轻抽吸,亦可推入极少量液体,如局部无隆起,推之畅通无阻,即证实穿刺成功,输液贴固定。

【注意事项】

(1)输液前争取患儿合作,不合作者给予约束,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3)注意鉴别头皮静脉与动脉。

(4)穿刺前应仔细检查并排净输液管内空气;穿刺时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和一般情况。

(5)根据患儿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加强输液巡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