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肛肠疾病

十三、肛肠疾病

(一)肛裂(Anal Fissure)

【概念】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可引起剧痛。

【病理】

慢性肛裂裂口上端的肛门瓣和肛乳头水肿,形成肥大乳头;下端皮肤因炎症、水肿及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形成袋装皮垂向下突出于肛门外,称为前哨痔。肛裂、前哨痔和肥大乳头往往同时存在,称为肛裂“三联征”。

【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1)典型表现为疼痛、便秘和出血。疼痛包括排便时疼痛和括约肌孪缩痛,二者之间有间歇期,形成肛裂疼痛周期;因不敢排便,引起便秘加重;便后常有少量出血。

(2)肛门检查:可见肛管皮肤裂口,慢性患者可见肛裂“三联征”。

(3)需要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核、肿瘤、梅毒、软下疳等疾病引起的肛管溃疡相鉴别。鉴别困难时,可行活组织病理检查。

【治疗】

(1)非手术治疗:原则是解除括约肌痉挛,止痛,帮助排便,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局部愈合。具体包括:①坐浴。②润便。③对慢性肛裂可采用扩肛。

(2)手术治疗:①肛裂切除术:缺点为愈合缓慢。②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治愈率较高,但手术不当可能引起肛门失禁。

(二)直肠肛管周围脓肿(Peianorectal Abscess)

【病因和病理】

多由肛腺感染引起,也可继发于肛周皮肤感染、损伤、肛裂、内痔、骨髓炎等。以肛提肌为界,分为肛提肌上部脓肿和肛提肌下部脓肿。前者包括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和高位肌间脓肿,后者包括肛周脓肿和坐骨肛管间隙脓肿。

【临床表现和诊断】

(1)肛门周围脓肿:局部红、肿、热、痛,全身表现一般不严重。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脓肿较深,局部疼痛明显,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重者双侧臀部不对称,检查可有深压痛或波动感;常形成肛瘘。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全身症状较重,局部表现较轻;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或波动感,于波动处穿刺抽出脓液即可确诊。有时需借助于超声和CT检查证实。

【治疗】

(1)非手术治疗:①抗感染治疗,选用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菌素。②温水坐浴。③局部理疗。④润便等。

(2)手术治疗:脓肿形成后,须切开引流。

(三)肛瘘(Anal Fistula)

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和外口三部分组成。大多数肛瘘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少部分由肛门部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肿瘤及肛管外伤感染引起。

【分类】

(1)按位置高低将肛瘘分为:①低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②高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上。

(2)按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分为肛管括约肌间型、经肛管括约肌型、肛管括约肌上型和肛管括约肌外型。

【临床表现及诊断】

(1)症状:瘘口外常流出少量脓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较大的高位肛瘘常有粪便和气体排出。肛门局部湿润、瘙痒、形成湿疹;形成脓肿时可伴有感染症状,常反复发作。

(2)检查:肛周皮肤上见单个或多个外口,挤压时有分泌物排出。外口数目越多,距离肛缘越远,肛瘘就越复杂。还需要用指检、肛门镜、探针、注射美蓝、瘘管造影等方式确定内口位置。MRI多能清晰显示瘘管位置及与括约肌之间的关系,对部分患者可显示内口所在位置,因此建议术前行MRI检查。

【治疗】

(1)堵塞法:以生物蛋白胶封堵瘘管,无创伤,痛苦少,对单纯性肛瘘可采用,但治愈率低,仅为25%。

(2)瘘管切开术:适用于低位肛瘘。

(3)挂线疗法:适用于距肛门3~5cm内的低位或高位单纯性肛瘘,或作为复杂性肛瘘切开、切除的辅助性治疗。

(4)肛瘘切除术: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

(四)痔(Hemorrhoid)

【概念】

是直肠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分为内痔(Internal Hemorrhoid)、外痔(External Hemorrhoid)和混合痔(Mixed Hemorrhoid)。

【病因】

尚未完全明确。主要学说有肛垫下移学说和静脉曲张学说。痔发病的常见诱因有长期饮酒、大量刺激性食物、肛周感染、营养不良等。

【分类和病理】

(1)内痔:由直肠上静脉丛形成,位于齿状线上方,表面为直肠黏膜。

(2)外痔:由直肠下静脉丛形成,位于齿状线下方,表面为肛管皮肤。

(3)混合痔:直肠上、下静脉丛均发生曲张,跨过齿状线,脱出痔块可嵌顿或绞窄。

【临床表现】

(1)便血: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是内痔和混合痔的早期表现。

(2)痔块脱出:Ⅱ、Ⅲ、Ⅳ度的内痔或混合痔可有此表现。

(3)疼痛:合并血栓形成、感染、嵌顿时出现。

(4)瘙痒:痔块脱出者常伴肛周瘙痒。

内痔的分度:Ⅰ度:仅有便血,无痔块脱出;Ⅱ度:排便时痔块脱出,便后自行还纳;Ⅲ度:痔块需用手辅助还纳;Ⅳ度:痔块不能还纳或还纳后立即脱出。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有上述病史及症状,结合肛门视诊、肛门镜等,诊断不难。

(2)鉴别诊断:①直肠癌:通过直肠指检和肠镜鉴别。②直肠息肉:实质性、有蒂,可活动。③直肠脱垂:直肠脱垂黏膜呈环形,表面光滑,肛门括约肌松弛。

【治疗】

(1)一般治疗:改变饮食习惯、坐浴、热敷、应用痔疮栓等,适合于早期和无症状的痔。

(2)注射疗法:向痔核中注入硬化剂,适用于Ⅰ、Ⅱ度出血性内痔。

(3)胶圈套扎疗法:适用于Ⅰ、Ⅱ、Ⅲ度内痔。

(4)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适用于Ⅱ~Ⅳ度的内痔。

(5)手术疗法:①痔单纯切除术。②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③血栓外痔剥离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