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穿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常见并发症
(一)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等。
(2)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3)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用于诊断脑膜白血病,并通过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脑膜白血病。
(4)测定颅内压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等。
(5)椎管内给药。
(二)禁忌证
(1)可疑颅高压、脑疝。
(2)可疑颅内占位病变。
(3)休克等危重患者。
(4)穿刺部位有炎症。
(5)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如血友病患者等。
(三)并发症
(1)低颅压综合症:指侧卧位脑脊液压力在0.58~0.78kPa(60~80mmH2O)以下,较为常见。多因穿刺针过粗、穿刺技术不熟练或术后起床过早,使脑脊液自脊膜穿刺孔不断外流所致。患者于坐起后头痛明显加剧,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或眩晕、昏厥、平卧或头低位时头痛等即可减轻或缓解。少数尚可出现意识障碍、精神症状、脑膜刺激征等,持续一至数天。故应使用细针穿刺,术后去枕平卧(最好俯卧)4~6h,并多饮开水(忌饮浓茶、糖水)常可预防之,如已发生,除嘱患者继续平卧和多饮开水外,还可酌情静注蒸馏水10~15mL或静脉滴注5%葡萄盐水500~1000mL,1~2次/d,数天,常可治愈。也可再次腰穿在椎管内或硬脊膜外注入生理盐水20~30mL,消除硬脊膜外间隙的负压以阻止脑脊液继续漏出。
(2)脑疝形成:在颅内压增高(特别是后颅凹和颞极占位性病变)时,当腰穿放液过多过快时,可在穿刺当时或术后数小时内发生脑疝,故应严加注意和预防。必要时,可在穿刺前先快速静脉输入20%甘露醇液250mL等脱水剂后,以细针穿刺,缓慢滴出数滴脑脊液进行化验检查。如不幸一旦出现,应立即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如静脉注射20%甘露醇200~400mL和高渗利尿脱水剂等,必要时还可自脑室穿刺放液和自椎管内快速推注生理盐水40~80mL,但一般较难奏效。
(3)原有脊髓、脊神经根症状的突然加重:多见于脊髓压迫症,因腰穿放液后由于压力的改变,导致椎管内脊髓、神经根、脑脊液和病变之间的压力平衡改变所致。可使根性疼痛、截瘫及大小便障碍等症状加重,在高颈段脊髓压迫症则可发生呼吸困难与骤停,上述症状不严重者,可先向椎管注入生理盐水30~50mL,疗效不佳时应急请外科考虑手术处理。
(4)此外,还可因穿刺不当发生颅内感染和马尾部的神经根损伤等,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