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外科感染
【基本概念】
(1)脓毒症(Sepsis):是指因病原菌因素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神志等有明显改变者。
(2)菌血症(Bacteremia):为脓毒症的一种,即血培养检出病原菌的脓毒症。
(3)全身性感染的基本病理生理: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休克(Shock)—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病因】
(1)致病菌数量多、毒力强:如大面积烧伤后创面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严重开放性骨折等,还应注意静脉导管感染、肠源性感染等潜在感染途径。
(2)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如糖尿病、尿毒症、营养不良、年高体弱、应用免疫抑制剂、放疗、化疗等。
【常见致病菌】
(1)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2)革兰氏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等。
(3)无芽胞厌氧菌:拟杆菌、梭状杆菌等。
(4)真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1)临床表现:①骤起寒战,继以高热,体温达40~41℃;或低体温;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神志淡漠或烦躁、谵妄和昏迷。③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④肝脾可肿大,严重者出现黄疸或皮下出血、瘀斑等。⑤重者出现休克、MODS表现。
(2)辅助检查:①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或降低,出现核左移;幼稚型白细胞增多,白细胞中可出现中毒颗粒。②可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氮质血症、溶血,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酮体等,以及代谢失衡和肝、肾受损征象。③寒战发热时采血进行细菌培养,较易发现细菌。
(3)诊断: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诊断常不困难。须尽快明确原发感染灶及病原体,以便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
(1)原发感染灶的处理:积极寻找并及早处理原发感染灶,还应注意潜在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
(2)抗菌药物的应用:及早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同时注意副反应。
(3)全身支持疗法: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蛋白血症。
(4)对症治疗:控制高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5)处理合并疾病及功能受损的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