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常见诊治方法的操作技术

三、泌尿外科常见诊治方法的操作技术

(一)前列腺液检查

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行前列腺液检查。

标本采集:采用前列腺按摩取得前列腺液。

结果分析:正常前列腺液较稀薄,为淡乳白色,镜检可见较多的卵磷脂体,每高倍视野含白细胞1~5个,如果每高倍视野中白细胞在10个以上或成堆出现,卵磷脂体减少或消失,表示有炎症存在。必要时可染色做细菌检查或做细菌培养,涂片可作特殊染色查找抗酸杆菌,滴虫等。

(二)导尿术

【适应证】

(1)检查有无尿道狭窄、梗阻、测残余尿、膀胱容量、压力及膀胱造影。

(2)急慢性尿潴留。

(3)下尿路梗阻引起肾功能不全。

(4)泌尿系统病变需要准确记录尿量及特殊检查。

(5)危重患者尿量监测。

【操作要点】

(1)体位,患者仰卧位,两腿屈膝自然分开。

(2)消毒,应以尿道口为中心,男性应翻转包皮消毒,然后铺孔巾。

(3)插管,选好导尿管,涂无菌石蜡油,必要时向尿道内注入利多卡因凝胶润滑。女性患者插入6~8cm,男性患者插入20cm,排尿毕,如需保留尿管,用生理盐水充起气囊,尿管接袋。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

(2)导尿管粗细要适宜,插管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3)尿道狭窄或前列腺增生患者,可选用小号导尿管,多次变换方向试插。

(4)上述情况仍不能插入,可使用丝状探子帮助插入导尿管。

(5)确信尿管进入膀胱后才能向气囊内注水,避免尿管头端在尿道中,充气囊损伤尿道。

【术后处理】

(1)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长时间留置导尿管,应每半月至1个月更换1次。

(3)如膀胱内有感染或沉淀物较多,应用生理盐水行膀胱冲洗。

(4)尿道外口常有脓性分泌物,每日应进行清洗护理

(5)留置导尿时间过长,膀胱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可能引起膀胱挛缩,为保持膀胱容量,应采取间断引流,将导尿管夹闭,每3~4h开放1次。

(三)膀胱穿刺造瘘术

【适应证】

(1)尿道损伤、狭窄,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急性尿潴留,导尿管不能插入者。

(2)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虽然能插入导尿管,但如需长时间保留,也以改为膀胱造瘘为佳。

【操作要点】

(1)穿刺部位,选择耻骨联合上方二横指出为穿刺点。

(2)局部麻醉,采用长针头,注射局麻药,以长针头与腹壁呈垂直方向刺入,回吸出尿液,证实膀胱及了解穿刺深度。

(3)穿刺造瘘,于穿刺部位做1~1.5cm的皮肤切口,将膀胱穿刺套管针通过皮肤切口,按穿刺方向垂直进针,当达到腹直肌前鞘或腹白线时有阻力感,稍加压力即能通过,遇到落空感即已经进入膀胱。拔出套管芯,可见尿液流出。镜套管插入相应粗细尿管,退出穿刺套管,导尿管气囊充水,并用丝线将导尿管固定于皮肤。

【注意事项】

(1)穿刺膀胱造瘘必须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进行,叩诊或触诊膀胱底部在耻骨联合两横指以上。

(2)操作严格无菌,并注意用力适当,避免穿刺针刺破膀胱后壁,以免发生意外损伤。

【术后处理】

(1)造瘘管及引流袋定期更换,造瘘管半月至1个月更换1次,引流袋隔日更换。

(2)膀胱有出血或感染,可行膀胱冲洗。

(3)预防应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