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腔纱布条填塞术

十三、子宫腔纱布条填塞术

经阴道子宫腔纱布填塞尚有争议,因易感染,且填塞不好更易出血,但农村山区在紧急情况下,无其他条件时仍不失为实用方法之一。经剖宫产切口填塞纱布在直视下操作,相对较易填塞,应用此术或可免除子宫切除。

【适应证】

(1)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经用宫缩剂及其他治疗方法无效。阴道分娩者由于易感染、不易塞紧等原因,目前不常用。剖宫产时直视下填塞纱布,止血效果较好。

(2)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子宫下段收缩不佳致大量出血,经宫缩剂和其他治疗无效。

【禁忌证】

(1)宫缩乏力以外的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如产道损伤、胎盘残留、胎盘植入。

(2)羊水栓塞等凝血功能异常而导致产后出血,不能通过填塞纱布的方法止血。

【操作方法及程序】

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手术时发生产后出血均可行宫腔内纱布填塞,填塞方法稍有不同。

1.经阴道填塞纱布术

(1)术前准备准备长6m,宽8cm,厚8层的纱布,卷成一圈,用手术巾包裹,消毒后放置手术室待用。用时将纱布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盐水浸湿并挤干后待用。

(2)填塞纱布术:宫腔内填塞纱布的方法有徒手法和器械法两种。①用手填塞法:将一手放在腹壁上固定子宫体,另一掌心向上,伸入宫腔内,以中、示指挟纱布条送入宫腔,从子宫角开始,呈S形来回填塞,用四指把纱布压紧。自上而下均匀而坚定地填满整个子宫腔,使宫腔内不留死腔。纱布断端头处于阴道内。②器械的子宫填塞法:助手在腹壁上固定子宫底,术者用左手伸入宫腔内为引导,右手持妇科长弯钳或海绵钳夹持纱布条送宫底,填塞方法的次序同用手指填塞法,需填紧。

(3)术后监测:①填塞纱布后,注射子宫收缩剂,必要时静脉滴注宫缩剂。②腹部用甲紫标记宫底高度,定期观察宫底高度和阴道出血量。③保留导尿管,定期观察尿量。④保持静脉通路,做好输血准备。⑤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有条件的可心电监护。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4)抽取纱布:①术后24~48h取出纱布,有明显的宫内感染症状者可12h后取出。②取纱布前备血,开通输血的静脉通路。应用宫缩剂15~30min后开始抽取纱布。③取纱布动作要缓慢、轻柔,同时按压宫底,了解宫缩,一般时间为15~20min。④取出纱布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2.经剖宫产切口填塞纱布

若剖宫产时发生产后出血,要经剖宫产切口填塞纱布。填塞亦从宫底部开始,方法同前。填塞到切口附近时,要根据子宫下段的长度估计剩余部分所需的纱布长度。先用卵圆钳把纱布的断端从宫颈口塞到阴道内,再从子宫下段往上填塞纱布,在切口部位汇合。可吸收线缝合子宫切口。分别从切口两端向中间缝合,直视每次进针和出针,避开纱布;缝到中间当剩下容一指的缝隙时,用手指进宫腔探查已缝合的切口,确定缝线未缝到纱布后关闭宫腔。

手术后观察、取纱布的方法同经阴道填塞纱布的方法。

【并发症】

(1)宫腔感染在宫腔内大量的纱布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同时,经阴道塞入的纱布可能把细菌带入,易发生宫腔感染,纱布填塞的时间越长,感染的机会越大。

(2)再次出血:手术后子宫收缩可能进一步放松,纱布没有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术后仍有继续出血的可能。抽取纱布时亦易再次出血。

【注意事项】

(1)纱布经折叠后要求边缘光整。若宫腔较大,需要几条纱布,应在纱布间行端端缝合。

(2)经阴道填塞纱布前,要重复外阴、阴道消毒,术者应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严防感染。

(3)务必使整个子宫腔和阴道填满纱布条,填塞应紧而均匀,不留空隙,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

(4)剖宫产子宫下段填塞纱布,先把断端塞入阴道,再从宫颈向切口部位填塞。因此,要估计需要的纱布长度,以免纱布太长或太短。

(5)剖宫产时填塞纱布条,在缝合子宫切口时,注意不要缝到纱布条。术中发现切口缝合时缝到纱布,应拆开重新缝合。

(6)子宫腔内填塞纱布后,若仍存在宫腔内出血,往往表现为出血量与阴道流血量不一致。需要根据阴道出血量、宫底高度改变、血容量改变等情况综合分析。一旦确定出血继续存在,需要再次手术。

(7)纱布取出后子宫未及时收缩,可导致再次产后出血。因此,抽取纱布要在手术室进行,动作要缓慢、轻柔,同时,要应用宫缩剂或按摩宫底等方法促进宫缩。若应用各种方法后仍有宫腔内出血,需要再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