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度人经》研究

道教《度人经》研究

张泽洪

中国道教的灵宝派,是以灵宝斋法为特色的道派。灵宝派于魏晋时期崛起于江南,与江南茅山的上清派、巴蜀的早期正一派互相呼应,形成早期道教鼎立的三大道派。灵宝派之得名源自古灵宝经,灵宝之义:“灵者,性也;宝者,命也。”[1]“神降为灵,炁聚为宝。”[2]以人身喻指灵宝,则“灵者,神也;宝者,炁也”[3]。“灵者,神也;宝者,精也”[4]。灵宝派重视众生性命,以济世度人为立教宗旨,而《度人经》是灵宝派教义思想的核心。宋徽宗御制《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符图》卷上说:“盖灵宝一门,洞该三道,上通上清,下兼洞神。神炁玄合,元精之根;巍巍其名,崇大尊高,莫甚于此者矣。”[5]南宋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序》称:“灵宝者,是大道之根宗,元始之妙化。”[6]元道士郑思肖甚至说:“非灵宝不可以度人,非灵宝不可以生神,故灵宝法为诸法之祖。”[7]

早期灵宝派尊崇的太极真人,对灵宝经的济度功能有高度评价。东晋道经《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说:“太极真人曰:‘灵宝经者,众经之宗,难以言宣。’”[8]“灵宝经是道家之至经,大乘之玄宗。”[9]宋代李昉《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七《道部九》载:“太极真人曰:‘斋莫过乎灵宝,其法高妙,不宣于世。仙圣口诀,秘而不书。太一斋法,玄之又玄。’”[10]《度人经》是古灵宝经中最具影响的经典,道教风行的灵宝大法即以《度人经》为宗。明代张宇初《岘泉集》卷一《玄问》说:“灵宝始于玉宸,本之《度人经》法。”[11]该经尊奉的最高神元始天尊,成为天下道门人士共同的信仰。历代勤于修炼的有道之士,皆精诚诵读《度人经》,从中感悟大道度人之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