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地和合”的生态整体性和谐思想
在道教看来,一个整体的、完美的生态世界应是这样的:“风雨为其时节,万物为其好茂,百姓为其无言,鸟兽跂行,为其安静,是其效也。”然而,要维系这样一个美好的生态世界,首先得保证的是天地——这个大环境的整体和谐。天道如果“失之若毫厘”,则“其失千里”。比如,天上降雨,假如是有规律、有节制地“一一相随而下流不止”,那么,就可以“为百川,积成四海”,有利于众生。然而,如果是“天地动摇,风雨横行”,则会泛滥成灾,造成“万物伤多夭死”。是以,《太平经》乃从宇宙学的高度来建立其生态整体性架构。书中多次强调:“夫天地各出半力,并心同欲和合,乃能发生万物。”“天须地乃有所生,地须天乃有所成。春夏须秋冬,昼须夜,君须臣,乃能成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