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一、绪论

在现代社会中,所谓生态环境问题渐渐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深刻危机,生态环境危机也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因而继续出现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宣言,由此也施行具体性的原则,但是还没发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明确征候。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先要求确立调节人类行为的原理,如此的情况之下,通过哲学性的反思而产生了生态伦理学。

对于生态环境危机的诊断与解决有好多的观点,但大体可分为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认为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就在于错误管理自然环境,因此把环境政策或环境理论更具体化而改善,那就可以解决问题。把环境危机转化为管理问题的心态里面,具有自然界不过是人类生存与繁荣的手段而已。区别于自然界,以人类价值为中心,接近环境问题的立场都是人类中心主义。

现代工业社会基础的西方近代科学与技术立足于机械自然观。如此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没有质性的或内在性的,不然的话,质的至少可以量化为同构型的物质关系。如此的近代科学的形上学假定,由科学抽象化了对于动、植物的伦理问题,招来对于自然破坏的伦理无感觉。西方近代自然观认为人类区别于自然的特点就在于精神,人类与自然分为精神与物质的二元论的世界观,人类为中心,自然为道具。按照人类的价值,开拓了随意自然界的道路,因此自然界成为伦理空白地带。如此的计量主义的、机械论的、还元主义的世界观之下,人类根本性地别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因此自然成为为了人类发展与繁荣提供资源与机会的对象,如此的心态之下就有了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就是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祸首,也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不可能正当化的。如Taylor指出,疑问根据人类价值的基准成为优越性的象征,然后主张所有的存在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因此他认为忽视各有各的存在方式的差异而有用于人类的基准来判断其优越性是错误的。

生态中心主义者认为,从自然界是为了人类存在而人类可以支配自然的观念,转化为承认自然本身的价值而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的观点,这就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所谓如此的全体论的立场,不但承认生命固有价值,而且承认美、秩序、多样性以及所有自然物的内在价值。由此,他们主张,在自然的所有现存在已经现显为了存在的内在价值,也具有为了自身保存的权利。生态中心主义的核心毕竟归结为设定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新关系问题。就是说,设定包含人类的自然界全体观点问题以及根据自然把人类行为正当化的问题为主要内容。但是如Birnbacher指出,在围绕生态伦理学原则的议论中,由于人们对生态界危机传统的接近方式发生疑问,提出生态伦理问题者也还没作出坚定的应对方案。

生态伦理学的全体论可分为,把自然生物界看作一个个体的自然中心主义与生态界看作一个巨大复合性全体的生态中心全体论。道家承认所有事物的个体性而把世界看成有机体的统一体,如此看,老子的世界观接近于生态中心全体论。本论文关于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模式中一个来考察老子的自然观,然后探讨建立新生态伦理学时,可以参考的准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