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成万物、助天生物的生态保护实践

三、曲成万物、助天生物的生态保护实践

“曲成万物”来自《周易》。《周易·系辞上传》第四章说:“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20]意谓《周易》的哲理广大悉备,足以拟范包容天地的化育之道,曲尽细密地助成万物的生长畅达。圣人以万物本性自足为理论依据,在具体操作上采取“随物而与”和“以方导物”,把万物成就为应有的样态。笔者认为曲成万物的内在意蕴是遵循天地万物生存发展的规律,迂回曲折,顺势而为,以成全万物之生长畅达。曲成万物是圣人参赞天地化育,成全万物生长的重要方法。清代王概纂《大岳太和山纪略》卷三载: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圣祖玄烨御书“曲成万物”匾额斋送武当山南岩宫悬挂[21]

《太平经》卷三十五说:“人生皆具阴阳,日月满乃开胞而出户,视天地当复长,共传其先人统,助天生物也,助地养形也。”[22]人类完成自我繁殖任务,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也要有意识地辅助自然界生养万物。“助天生物”,“助”是协助、配合、促进“天道”的实现,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要遵循、顺应和效法“天道”,能动地去与天地运行相呼应、相配合,以获求一个和谐的、充满生机的大环境。

明代是武当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皇帝谨守道教经典有关曲成万物、助天生物的生态保护理念,不仅在武当山修建了9宫8观等道教宫观建筑群,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武当山的生态环境,其生态保护实践值得我们现代人认真研究总结,以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