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与空性:对“齐物”的新认识

三、佛性与空性:对“齐物”的新认识

佛教认识论的基本观念乃是“缘起性空”,即一切事物包括人皆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假有,故此万物的存在具有非真实性和暂时性的特点,即万物并无自性。禅宗的认识论除了空的观念以外,还包括万物皆有佛性的齐同佛性论。庄子的“齐物论”主旨在物我齐一两忘,取消人与万物之间的差别和对立,这在一定意义上与佛教禅宗的观念是一致的。俍亭净挺在注解《齐物论》时论道:“忘物者,齐物者也,知不齐之为齐者,忘物者也,于我无我,于物无物。”[24]“诸法无我”是佛教三法印之一,俍亭净挺将庄子的“齐物”阐释为“忘我”乃至“无我”,而万物的各种外在属性并非自性,最后都归于齐一的空性而已,因此“通云:松亦不直,棘亦不曲,玄者非鸟,白者非皓,鹤不须截,凫不须绩,灼灼黄花,森森翠竹”[25]。“灼灼黄花,森森翠竹”是禅宗的著名公案,道生法师论有情众生皆有佛性时言:“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此处俍亭净挺所解的“齐物论”即同时包含了“诸法无常”的般若学空观和“万物皆有佛性”的禅宗佛性论。

在注解“有始未始”段时,俍亭净挺着重讨论有和无的关系问题,“通云:离四句,绝百非,请师明取西来意”[26]。“四句百非”即指佛教对“有”、“无”、“亦有亦无”和“非有非无”四句及其延伸的百句所包含的宇宙万法,禅宗认为若能参透这“四句百非”,消除万物分别之心,识得“万法皆空”的真理,就能够明心见性。在注解“万物与我为一”段时,“通云:无边剎澥,不隔毫端,十世古今,不离当念”[27]。这是唐代李通玄注疏《华严经》中的一句名偈,意思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皆起于一念,若能消除这种妄念,就能够领悟佛法无上的智慧。禅宗修行的基本思路也是“止念”,若能于禅定中一念不起,就能够照见自我的真如本性,最终证得解脱的境地。

俍亭净挺的《漆园指通》是明末清初逃禅遗民庄子学中,少有的以佛教禅学会通庄子的优秀著作。同觉浪道盛、方以智、屈大均等人一样,俍亭净挺也曾满腔热情地投入反清复明的事业中去,但最终失败的现实让他们不得已由儒而禅,家国丧乱的痛苦和精神失落的苦闷,都折磨着当时遗儒的敏感心灵。“进则儒,退则释老”,这是古代知识分子普遍的心态,也是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哲学的具体体现。明末逃禅的知识分子遗民中,多数虽托身佛门,不过是为了隐遁藏身,真正的信仰者并多不见,他们仍以儒者的心态,在玄门的孤寂中等待时机,他们注解庄子多为自己作为儒者的隐遁藏身提供思想论证。然而俍亭净挺由儒而禅,最终以禅为归宿,呈现了当时抗争无门的儒家知识分子在社会责任和生命归宿的矛盾中的复杂心态,他最终在信仰中重新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生命的价值,从一个激进的儒者转变为一个沉静的禅者。

(作者系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注释】

[1]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卷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19页。

[2](明)归庄:《送筇在禅师之余姚序》,《归庄集》卷三,中华书局,1962年。

[3](清)毛奇龄:《洞宗二十九世传法五云俍亭挺禅师塔志铭》,《西河文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94册。

[4](唐)道宣:《高僧传》卷六《释僧肇传》。

[5](宋)志磬:《佛祖统纪》卷三十七引《僧镜录》。

[6](明)钱澄之:《漆园指通序》,《嘉兴大藏经》第34册。

[7](明)钱澄之:《漆园指通序》,《嘉兴大藏经》第34册。

[8]方勇:《庄学史略》,巴蜀书社,2008年,第501页。

[9]熊铁基,刘固盛,刘韶军著:《中国庄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63页。

[10]谢明阳:《明遗民的庄子定位论题》,台湾大学文史丛刊,2001年。

[11](明)觉浪道盛:《庄子提正》,《天界觉浪道盛禅师全录》卷三十,北京图书出版社,2004年,第729页。

[12](明)钱澄之:《与俍亭禅师论庄子书》,《钱田间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00册。

[13](明)钱澄之:《漆园指通序》,《嘉兴大藏经》第34册,第27页。

[14](明)智淙,智沇编:《云溪俍亭禅师语录》卷十三,《嘉兴大藏经》第33册。

[15](明)智淙,智沇编:《云溪俍亭禅师语录》卷十二,《嘉兴大藏经》第33册。

[16](明)智淙,智沇编:《云溪俍亭禅师语录》卷十四,《嘉兴大藏经》第33册。

[17](明)智淙,智沇编:《云溪俍亭禅师语录》卷十四,《嘉兴大藏经》第33册。

[18](明)钱澄之:《漆园指通序》,《嘉兴大藏经》第34册,第27页。

[19](明)智淙,智沇编:《云溪俍亭禅师语录》卷十四,《嘉兴大藏经》第33册。

[20](明)俍亭净挺:《漆园指通》卷一,《嘉兴大藏经》第34册,第28页。

[21](明)俍亭净挺:《漆园指通》卷一,《嘉兴大藏经》第34册,第29页。

[22](明)钱澄之:《漆园指通序》,《嘉兴大藏经》第34册,第27页。

[23](明)俍亭净挺:《漆园指通》卷一,《嘉兴大藏经》第34冊,第28页。

[24](明)俍亭净挺:《漆园指通》卷一,《嘉兴大藏经》第34册,第29页。

[25](明)俍亭净挺:《漆园指通》卷一,《嘉兴大藏经》第34册,第29页。

[26](明)俍亭净挺:《漆园指通》卷一,《嘉兴大藏经》第34册,第30页。

[27](明)俍亭净挺:《漆园指通》卷一,《嘉兴大藏经》第34册,第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