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文化特色与儒道关系

三、楚国文化特色与儒道关系

王博认为:“就郭店楚简而言,由于其年代相当的早,此时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尚处在自身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之中,互相之间的尖锐的批评很少可以看到,读郭店儒家和道家的文献,感觉到的是双方都在各自方向上的深入和展开,似乎是各说各话。”[25]日本学者津田左右吉说:“盖当学派宗派,相与对立而议论思想问题之世,各个为欲昌扬自己,对于其他,则相互诋攻击,此乃自然之势;而其间又有取他派所说以收入自家药笼中者,至于将他家宗师,使加入自派学者的系统,此种态度,尤易生出:遂乃由之或则足以弥补自己的缺陷,或则并可生出将他派对世间的势力,使包罗到自家身上的便利。”[26]

由王博所说,我们知道了早期儒道关系比较缓和的原因;由津田左右吉所说,我们知道了之后儒道两家走上对立、冲突道路的原因。由上述两位学者之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早期儒道之间关系的走向及其缘由。不可否认,这些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谳词;然而,仅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早期儒道两家关系的成因及发展过程,似乎还不全面。马王堆帛书、郭店简以及上博简虽然抄写的时代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大致都出土于原楚国的疆域内。因而我们在讨论早期儒道关系时,绝对不能忽视了地域性文化对二者关系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