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与道教及道的修炼
刘韶军
道教的思想把客观世界看做大宇宙,把人的身体看做小宇宙,二者本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因此主张善待这两个世界,把二者的和谐相处视为最高原则。这意味着不能只顾从人的欲望出发而追求过度的享受,从而破坏这两个世界的自我平衡与相互平衡。这就是道家道教在生态平衡问题上的根本思想。道教又重视对于所信原理的践行,这体现在对道的修炼上。本文根据《列子》一书来看道教人士如何理解道的修炼问题,从中解读道教关于生态问题的一些思想。
湖北的武当山早在汉代就已是道教人士隐世修炼的宝地之一,明初的道教大师张三丰曾来此地修炼,明初的皇帝对他非常崇仰,一直想找到他,但都没有如愿。这是道教高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特点。当年孔子到周王室所在地见到老子,也曾发出犹龙之叹,当年明朝皇帝对于张三丰也有类似的感慨。道教高人似乎都有这种特点,他们的修炼一方面要避开世间俗人俗事的干扰,另一方面也要偶尔向世人显示一下修成正果的玄妙境界,让世人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高人,他们与众不同,但又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由此引导人们关注道教对于人生和人的生命的重要价值。
道教历史悠久,根据史书的记载,一般认为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实际上这些记载并不能证明道教最初产生于此时,中国道教的起源应该非常早,绝不会到东汉才产生。只不过道教的活动受世人注意而加以记载是在东汉而已。现存《列子》这部典籍,人们对它曾有“伪书”之讥,其实《列子》书的内容应产生于先秦,其中所反映的列子其人,就是道教高人的一个代表,可以证明道教在先秦就已存在。正因为列子是道教修炼的高人,世人对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所以其人其书以及其中的记载,让一般的学者误认为其人其书都似乎不是实际存在的,因而怀疑其真实性。就像后来人们所说的张三丰一样,他们这种道教高人,对于世人来说,确有一种神秘感,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他们真实存在的理由。基于这一理解,我认为列子是先秦道教高人的代表之一,与后来的张三丰有一脉相承之处,而这种高人正是了解道教的线索之一,也是研究道教历史的重要信息,不能轻易怀疑其存在的真实性,而应重视研究相关文献,从中发现道教及其高人在修炼方面的特点与共通性,从而加深对于道教及其修炼的认识。
本文根据《列子》这部重要文献,分析列子这位道教高人在修炼方面的某些情况,期望由此看出道教在道的修炼方面所包含的种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