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派祖庭——合皂山
千年福地合皂山,位于今江西省樟树市东南二十公里,属武夷山西延之支脉。峰峦迭出,古木参天。旧云周回绵亘二百余里,边缘跨乐安、新淦、丰城三县市,号称清江碧帐[1]。
北宋文士陶弼《合皂山》诗吟咏山景曰:“万仞天门合皂形,阴阳不似众山青。一区海上神仙宅,数曲人间水墨屏。”[2]合皂山东有太极、西有挂壁、南有凌云、北有骆驼,四峰耸峙似境,并以道教圣地而著名于世,道书谓汉建安中,葛玄曾来此至合皂山,乃登东高峰之上而望焉。曰:“形合色皂,土凉水清,此真仙人之住宅,吾金丹之地得矣。”唐道士杜光庭著《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谓天下有七十二福地,合皂山居第三十三,在吉州新淦县。而樟树号称药都,而以合皂为其祖山。盖葛玄尤长于治病,其侄孙葛洪传其衣钵,道学与医学并精,传亦曾来合皂。合皂天然植物众多,加以人工培植,曾多达百余种。《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一曰:“灵宝之气,入沙成金,入石成玉,禽生鸾凤,兽生玄龙,草木生灵芝,五谷含嘉瑞,气散成和风,气升成庆云,降为甘露,入水生夜光,在人生圣贤,以此为祖气,乃至和太一之精,众灵之首。”[3]借由灵宝之气葛玄祖师在合皂山祖庭建庵传道,樟树也成为中国最大的著名药都。
合皂山于2011年5月9日至12日,举行中华道教灵宝文化学术论坛暨祖师殿奠基典礼,也于2013年10月14日至16日,举办葛玄祖师神像开光暨祭祖大典,至2014年5月整个重建工程约完成五分之一,整体规划为四大区,1.山门广场:总用地面积3780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建设为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宾馆、商业街,内含名胜有一天门、沿溪景观带、瀑布泉、投龙潭、鸣水桥、梅花桥等景点;2.药王古街:用地面积740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703.7平方米,按照“前殿后居”的设计理念,打造成樟树唯一的会客厅,内含名胜有照门松、鲤鱼洲、放生池、百草园等景点;3.户外娱乐项目:合皂山景区将建设真人CS、户外拓展等娱乐项目,内含名胜有红树林、升仙台、养生馆、九龙洞等景点;4.恢复重建的大万寿崇真宫:总用地面积70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670平方米,在原址上恢复重建,主要宫殿有祖师殿、昊天殿、元辰殿、三清殿、东岳殿、玉像阁、灵官殿、授箓院、乾道院及坤道院等,还有牌坊、揖仙桥、灵官殿、财神殿、三官殿、斋醮三师殿、灵宝五师殿、灵宝法坛、钟鼓楼、紫阳书院等。
大万寿崇真宫的兴建。此山的开辟始自东汉、三国之世,葛玄在汉建安中来此立坛,吴赤乌中复来此建卧云庵。其后有灵仙馆,馆毁于隋。唐初兴造,掘出隋开皇十四年(594)铸造的重达百余斤的铜钟,并虚皇真人玉像三尊,可见灵仙馆的规模已非细小。道士程信然始创草堂,以居玉像。仪风中道士孙道冲请于朝,得赐山名为合皂,这是此山正式命名之始。南唐之时改名玄都,宋大中祥符元年戊申,真宗避其先祖讳,改名景德;政和八年(1118),赐号崇真宫,给元始万神铜印;崇宁三年(1104)加赐万寿,在此政和、崇宁年代颠倒,必然有误,但因始料欠缺,难以考定,为慎重计,就不轻易改动原文,暂存阙疑;淳祐六年(1246)南宋理宗皇帝敕封加称大,总名之曰:大万寿崇真宫也[4]。当系合皂山各道宫仙殿之总称。
道教自张天师创制正一法箓以后,阁皂山灵宝派、茅山上清派先后也根据本宗派的特点创建了法箓。周思得《上清灵宝济度大成全书》说:“夫箓者,始于正一,演于洞神,贯于灵宝,极于上清。上清大洞箓者,匿景韬光,精思上道,志期轻举,全不涉俗。进道之士,先受三五都功正盟威,修持有渐,方可进受灵宝中盟,转加上清大洞。若不尔者,有违箓太真之格。”[5]道教有“十方之教,皆始于灵宝”之说[6]。灵宝派济世度人的思想,灵宝斋法广大的济度功能,都充分体现在灵宝授箓的科法中。灵宝派认为法箓是道士应持之典,修真入道之阶梯[7]。南北朝道经《洞玄灵宝课中法》说:“箓者,戒箓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入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始登真。”[8]
从重建完成的斋醮三师殿、灵宝五师殿以及即将兴建的授箓院,都可得知灵宝派祖庭对于未来向灵宝派弟子受箓的重要性及必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