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社会关注

3.社会关注

《老子》在英语世界的读者众多,身份各异。该时段,除了专业领域的学者们的学术性研究,也有很多针对英语世界普通大众的读本。他们虽不具学术性价值,但对英语世界的《老子》接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老子》在英语世界引起了各个领域的学者的兴趣,他们“力图寻找自己领域的东方智慧的启示以促进新的学术生长点”[19]

1981年,美国畅销书作家本杰明·霍夫翻译出版了《生命之道——〈道德经〉的核心》(The Way to Life:At the Heart of the Tao Te Ching)。该书以“生命之道”为中心对老子思想进行创造性发挥,在《老子》中寻找安身立命的生命智慧,以劝导人们清静自然、返璞归真。除了《生命之道》,本杰明·霍夫还有一本关于《老子》的儿童文学著作在美国非常畅销,那就是1989年出版的The Tao of Pooh(London:Mandarin),中文书名为《噗噗熊的无为之道》,又译作《小小猪的谦弱哲学》。这本儿童文学故事,有不少《老子》的翻译,但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子》翻译,但是,该书非常受美国大众的欢迎。

1985年,美国学者约翰·海德完整翻译了《老子》八十一章的内容,并著有一本非常重要的关于《道德经》的书The Tao of Leadership(《领导之道》,自1985年初版,在美国再版多次)。该书以“领导之道”为中心,从管理学出发,在《老子》中挖掘领导智慧,对领导技巧、领导者素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深受美国管理界的欢迎。

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在《老子》中寻求治理国家的智慧,阐发其治国理念。其后,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宣传、介绍和研究老子的热潮。台湾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科学研究所林国雄主编《论有无与场》(1997年)一书中所收李培权的《救救老子文明之五千言》一文称:“美国前总统雷根在一九八七年国情咨文中曾引用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话,竟使美国有八家出版公司争着出版《老子》。最后是哈泼公司以十三万美元之高价,从英文译者史蒂芬·米歇尔那里购买了出版权,若以老子五千言计,真是一字值千金了。”[20]

史蒂芬·米歇尔(Stephen Mitchell)是美国畅销书作家、翻译家,首译《老子》是在1988年,自此以后,他的译本多次重印,而且被收录到西方许多关于道家的集注中去。因其简单易懂,文辞隽永,被认为是美国当前流通量最大的译本之一[21]。史蒂芬·米歇尔对《老子》翻译源于他14年的禅宗修行经历,在他看来,《老子》是关于生活艺术的手册,文本简洁,充满幽默、典雅、宽容和智慧,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迹。作为文学家和畅销书作家,史蒂芬·米歇尔意识到《老子》的语言魅力,因而在翻译的时候,以诗性的话语传递着《老子》的智慧。为了让现代读者理解和接受老子的思想,史蒂芬·米歇尔不惜大量改变了原文中的意象,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着老子的精髓,以期更有效地与现代读者沟通。比如,《老子》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米歇尔的翻译为:When a country is in harmony with the Tao,factories make trucks and tractors,and when a country goes counter to the Tao,warheads are stockpiled outside the cities.直译为:当国家与道和谐,工厂制造卡车和拖拉机,当国家与道对立,子弹在城外囤积。原文的深刻含义被米歇尔改译为现代读者熟知的通俗的意义。另外,米歇尔在他所译《老子》文本的每一页都配有一幅中国画,以帮助传达老子的智慧。他选择南宋马远、夏圭,元代王冕、唐棣等人的山水画,明代花鸟画或道教神仙画作背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空灵的境界传达着老子“无”的思想,可算是“符际翻译”的典范。绘画中的虚实相生,阐释着道家智慧的“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米歇尔的译文鲜有注释,他主张“以诗译诗”,以5720个单词译竟五千言《老子》[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