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努力活成一束光

自序 努力活成一束光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深以为然,说到语文,心中自然涌动喜悦的浪潮。语文恰似一座百花园,我如一只辛勤的小蜜蜂,伴随阳光采撷芬芳,生活才能有滋有味。语文有诗与远方,我在语言文字中跨越山海,纵横八荒,尽情欣赏,恣意生长;语文有情有义,我在一则则故事中被其中的人物或感动得涕泪而下,或高兴得哈哈大笑,或黯然伤神,或惊叹留恋。在语文的世界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给我梦、让我醉,沉浸其中几十年,不悔不改。登上讲台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好不开心,与孩子们一起享受语文的美好,诵古诗、做文章、谈今论古。生活的油盐酱醋茶可入画、可成文,久而久之,语文也成了生活本身。

回望几十年的小学语文从教之路,个中感受,不一而足。十八岁从师范毕业,执起教鞭,青涩懵懂,没有过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也没有深谙教育教学规律,对于儿童的认知及心理更谈不上完全把握,好在,有的是责任感和一股积极向上的劲头。凭借年轻人的闯劲和勇敢,我欣然接受学校安排的每一次执教公开课和论文撰写的任务,与此相长的是课堂教学驾驭能力,虽谈不上游刃有余,但至少还是娴熟自如。渐渐地,彼时的我在固有的狭隘空间里自诩且自恰,教育教学囿于惯性,落入庸常少于自醒、自知,世界局促而贫乏。直到某一天,我惊恐地发现自己竟然有好些词语陌生了,许久未曾有阅读整本书的经历,远离了语文的繁复与绚烂,疏离了教育教学的本真,忽略了学生生命的存在,那一刻,我猛然意识到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自觉”二字刻入心间,自此化为有形之为。

美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说:“我永远都没有长大,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是的,自觉生长应该成为每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生命中的应然状态。自觉生长更应该是对国家和民族、对自己的事业负责,培养一种思想和精神的“自觉”(叶圣陶)。当强烈的自觉意识化为推动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迈步向前的力量时,生命也就自然迸发出拔节成长的欢快声响。这股内生力才能驱动自我期待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时刻投入新的学习旅程,给自己、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平凡的时光便拥有了奔腾不息的鲜活内容。由此,语文教师方能拉开语文教育的帷幕,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合格引路人,成为学生心中那盏温暖明亮的灯。这盏灯,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弥漫着理想的气场,闪耀着独特的美妙。教师本身应该是光,即使是微光,也能照亮世界的一个角落。我想,在语文教育教学生涯中,我应该向光而行,努力活成一束光。

大凡人的专业成长,会呈现从合格到优秀直至卓越三个阶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细细考量这三个阶段之间的标准、区别与界定, 我们不难发现:深邃的思想决定方向、阔大的视野影响未来、深厚的学养增添内涵、持续的追求成为信念,基于此,教师才能摆脱桎梏,突破壁垒,走向优秀乃至到达卓越境地。《礼记·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师者,切记古人之谈,在琐碎中奋力前行,卓越也就成为可能。

思维的提升与发展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占据重要地位,诚然,语文学科不能少了思维,富有思维的语文课堂才有活力,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影响。思维产生思想,我们要做善于思考的语文教师,常以审视的眼光看事物。我们的思想应该是有深度、有厚度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能引发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设想是否贴近学情、以学生为主体,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文本解读与作家创作背景及同类作品相联系而构架主题学习,便于向语言的深处漫溯;语言输出为文字过程中的障碍或桥梁牵引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规律,启迪我们去深入探究因果;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触发我们探寻教育教学的真谛,从而生发课题研究雏形。我思故我在,语文教育教学给予我思想土壤,一朵朵思维之花冲击大脑,激荡心灵。我当勤于思考,及时记录,笔耕不辍。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当纸质阅读逐渐被电子阅读取代,人们会问:何以能安放自己的灵魂?我说:唯一能做、即使明知这样做很艰难却仍然要坚持的只能是阅读纸质书籍。我喜欢安静地读书,读整本书,有主题的读书,专业阅读与兴趣阅读不分彼此,让阅读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教育是唤醒,是希望,是引领,我们追求更好的自己其实就是学生未来的样子,这一切都依靠阅读得以实现。我知道,每一本书籍都是智慧的结晶,汲取他人经验提升自我的最佳途径就是读书。这些年,我读过童书,读过经典文学,读过理论书籍,这些读过的一本本书支撑起我热气腾腾的整个世界。

从一线语文教师转型为教研员之后,我从教室里的孩子王转变为教师们的朋友,也许很多人认为教研员只要会指导教师们上好课就行了,至于自己上不上课的无所谓,我用实际行动反驳这种观点。但凡教师们在学习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我定然也要学会为止,譬如录制微课、运用希沃白板。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每个学期我必得上出几堂示范课,磨炼成为精品课例,为广大教师提供研究和借鉴的范式。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我躬耕语文教育教学沃土,引领着众多教师们行走在课改前沿,悦纳变化乃为不变的哲理,

仰望浩瀚的夜空,千万颗星星,终究抵不过灼灼月华。置身明媚的白日,沐浴阳光,青春自来。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与语文同行,我一直用奔跑的姿态向着光、创造光。

这本小书收集了我从教几十年的记录,有思考性文章、有教学案例、有科研成果,还有学习与生活中的随笔记录,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些许启发。

今日惊蛰,有雷有雨,万物萌发,写下此文,兼与青年教师们谈专业成长之路的心得与体会。

感谢名师培养班主任江西师大文学院詹艾斌教授的指导,感谢从教路上的助力者们!感谢给予我帮助的每一位师长、每一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