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积累和运用
2025年08月11日
三、注重积累和运用
语文教育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工具性。而且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一方面进行相关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也要指导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积累的范围很广,包括词、句及古诗等等。比如,四年级的“积累运用二”学了“记人之善,忘人之过;记人之长,忘人之短”这个有关做人的警句后,教师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此句的教学中,更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相关警句的积累,扩大学习的渠道,为学生搭建广范围的学习平台,使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使知识得以拓展,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挖掘。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当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对知识能作迁移时,就说明知识达到了内化。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变学会为会学。不是说学生会背课文、会默写古诗就说明他学会了,而应该是能把知识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综合运用。比如三年级积累中有道填空题:“本学期,我们班中途转来一名山区学生,他学习勤奋,在第四单元检测中,他竟然获得第一名的成绩,李老师高兴地说:这真是_______________。”答案是“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出这道题的目的就是考査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