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实现“不可能”

爱,实现“不可能”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本次研修开场由从事特殊教育的邓小红老师作主题报告《梦想班的故事》,随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推进,我被邓老师身上的大爱感动得一塌糊涂,几度眼眶湿润,面对这么一群特殊的孩子,邓老师用母亲般的爱陪伴、尊重、赏识、守候着他们,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实现了一个个“不可能”,为他们的生命注入一片光明,为实现教育公平倾注全力。她能超越眼耳身心的屏障,与一群特殊的孩子共同聆听无声世界的旋律、领略无色世界的光彩,打造一片属于特殊孩子的天地。如何与天生缺陷的孩子相处,对我而言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大课题,更别提要传授知识和技能了,在邓老师面前,我实在惭愧,我对学生的“爱”是肤浅的,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黄梢,一个从江西老区来的失明男孩,有幸遇见邓老师成为她的学生,用一年的时间终于学会了盲文拼读,那一刻,妈妈笑了,黄梢笑了,而邓老师却哽咽着说不出话……我明白邓老师为这一刻付出的努力与包含的艰辛,一遍不懂,再来一遍,无数遍的教,天天如此,月月如此。真正的爱是明白爱有多困难,但依然选择爱。爱已从邓老师的内心外化成为坚持不懈、守候花开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邓老师就是那个手持鲜花、满眼阳光的人。身为班主任的邓老师不单是传授知识的老师,更是关注着特殊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班级文化掌门人,她精心创建了梦想、书香、活动、人际四大类班级文化,用文化引领思想,守护心灵,影响行为,直至把学生引上快乐人生之路。我也做过12年班主任,却缺乏这份耐心和韧劲,对于邓老师的修为我生发出一份真诚的顶礼膜拜。听着邓老师深情叙述,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几行诗: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对学生的爱成就了邓老师一段佳话,对教育事业的爱成就了王水发和程红兵两位教育家。粗看两位教育大家,有明显的印记:来自江西,勇闯特区,在教育领域孜孜不倦、不懈追求,最终建立属于自己的教育高地。细品两位教育大家,有深刻的共性:热爱教育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思考,潜心研究,精益求精。众所周知,教育家是将教育理论与课堂教学、教育管理实践融会贯通,并自成一家的高端人才。他们对教育事业有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以教书育人、奉献社会为己任,孜孜不倦地提升自身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以创新变革的姿态引导教育发展,立言立论,建功立业。显然,王水发和程红兵就是符合这种要求的教育家。王水发老师主张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研究者,他对于课堂教学有着清晰的构架,当看见他把“逻辑”这个概念引进课堂,我倍感新鲜,引发出一系列的思考。再听着王水发老师用自豪的语气说:“这是我自己研发的表格!”我深感佩服,7个课堂追求对应7份课堂教学观察量表,这就是真研究。他提倡课堂教学三个策略,并把“倾听”摆在第一位,当他在讲课时问到大家上课时要注意什么时,我们的回答都忽略了这个关键要素,行为取决于思维,看来,我们的课堂与理想之间还有差距。程红兵老师就《创建有文化含量的智慧课堂》与我们做了深度交流,他开课即提出课堂教学三层次:规范-高效-智慧,而规范课堂的教学目标核心概念是学生外显的行为,接着他用一个个案例进行详细阐述,让我们了解课堂教学的现实问题,再提出明确的课堂教学观点。我们沉浸在程老师的生动讲述中,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凝神沉思,时而挥笔速记,忙而不累!此时翻看笔记,如果说教师本身就是教材,那么程老师说的这些金句就是经典:“课的最高境界就是思维含量”,“教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所谓教师就是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 ……仔细琢磨这一个个观点,是那么的明亮,又是那么的有力。之所以说教育家难寻,是因为内在要求的高标准决定了其稀缺的特性,也决定了教育家成长的长期性,每一位教育家成长轨迹都是在教育工作中的自我认知、自我设计及自我发现。王、程两位老师有今天的大成,归根到底,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他们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与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