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线上的开拓者
课改的实践者。诗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国家推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使红都教育事业焕发生机,更给了她绝好的成长契机。2002年3月至2003年9月,她赴南昌接受首期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期间,她认真学习课改新理念,完善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为课改的推行奠定坚实的基础。2003年8月,她通过公开选考成为教研员,与此同时,瑞金迈入新课改,她责无旁贷肩负起实践课改的重任。她勤奋学习,广泛宣传课改精神和课标理念,通过专题讲座使全市小学语文教师感受课改的洗礼,利用转换命题方式、丰富命题内容让师生们体验课改的生机。她积极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在市、乡、校三级培训中唤起教师投身课改的热情;用心构建完善的教研网络,推行简单可行的教研形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渐渐地,她发现老教师上课的笑容多了、激情浓了,学生们更爱学习了,她也看到青年教师的课堂更加富有情趣。她由衷地感叹:“课改需要勇于实践的人,我还要更努力推动课改的步伐。”
教学的钻研者。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一个人的进步除了有实践的行动之外,更不能缺少深层次的思考。她知道,教育是大事业,教学是大课题,钻得越深则研得越透。外出学习对于她来说不但是学习,也是思维的碰撞,她总是手不停记个不完,学习结束后,她还要翻开笔记本“反刍”。进入课堂听课,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把脑子储存的教学理念与课堂现实比照,教学细节生发她的思考,教学案例引发她的探究欲望。她把自己思想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形成一篇篇论文在省市期刊公开发表。主持省级课题《小学生生活作文的实验与研究》顺利结题,第一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的研究与试验工作也已结题。她希望课题研究能把更多的老师引上研究的道路。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就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无私是谓语,奉献是宾语,创新是主语。她想:根深叶绿则花红。她把自己的事业之根深深扎入瑞金教育这片肥沃的红土地,必将越长越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