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审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读题三遍,不漏一字
(1)审清“题目”
当我们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时,就要先把题目默念几遍,想一想题目字面上的意思是什么,本次习作的体裁是什么,是写景、记事的呢,还是写人的、状物的?例如:《暑假生活二三事》,抓住题目中的“事”,就可以确定是一篇写发生在暑假的记事作文,而且要写二三件事,不能只写一件;《美丽的公园》,只要抓住了“美丽”二字,就可以直接确定为是写景的;《我的同学xxx》和《我和同学xxx》,两个题目都是记人,但前者是记同学xxx一个人,后者却是写“我”和同学xxx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我的好伙伴》,可以写人,如同学、邻居等,也可以写物,如和自己有亲密关系的小猫、小狗等。在默读题目时,都要一字一字地想清楚。
(2)审明提示语
①命题作文
例:我的好朋友
【提示】风雨人生路,朋友可以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朋友时时会伸出友谊之手,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请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最好的朋友,写出他的特点。写一篇450字以上的记叙文。
【审题解读】题目中的核心词是“好朋友”,而且是“我的好朋友”,因此这是一篇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的写人的记叙文。“用一两件事”写出好朋友的“特点”,必须是给予“我”帮助、为“我”解忧的事例。
②半命题作文
例:对不起,__________
【提示】同学们,在你的内心世界,是否曾有过想说“对不起”的时候?你想对谁说?是因为一件什么事情呢?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把这件事具体写下来。字数500字左右。
【审题解读】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对不起”,会对不起谁呢?是妈妈,还是同学?这个范围很广。“对不起”表达了深深的歉意,那会是一件什么事呢?肯定是后悔的、不该发生的事。这就为文章定下了情感基调——说心里话,说出自责、懊悔。
(3)审好要求
要全面理解题意。辨明题目的要求,把握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
例:在本学期的共读书目中,一定有你最感兴趣的一本,读完它,你肯定有许多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
【审题解读】题目要求写读后感,也就是阅读中的所思所想。如果只写书的内容,不写阅读后的感受、启发或收获,就不对了。
例: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习作要求: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审题解读】这个题目要求很宽泛,只要抓住“相互关心、帮助”就可以,但重点是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表达出真情实感。
2.抓关键词,明确要求
(1)明确题眼,确定体裁
怎样才能把握住题目的题眼呢?
首先,如果作文题目只是一个词语,那么题目即“题眼”,如《雨中》《快乐》《油菜花》等。习作时抓住“题眼”,弄清楚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状物,然后确定中心,完成习作。 其次,题目中,一般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如《课间十分钟》《可爱的储钱罐》《难忘的一节课》《凶猛的老虎》等,题眼就是“课间”“可爱”“难忘”“凶猛”。 最后,作文题目中的动词一般是“题眼”。如《这件事教育了我》《我爱我的小闹钟》《抹不掉的回忆》《一件感动的事》等,题眼就是“教育”“爱”“抹不掉”“感动”。习作之前,如果能够扣住“题眼”,习作时就能把握住文章的中心,不至于出现偏题、跑题,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了。
动笔之前,我们还要想一想这个题目是写记叙文还是应用文,是写人还是叙事,也就是弄清文章的体裁。
下面我们给这些作文题目归类:
《我的妈妈》《荷花》《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 《心爱的小闹钟》《童年趣事》《飞夺泸定桥》
状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确中心,确定主旨
找准了“题眼”,就找到了写作的重点,也就能确定文章的主旨。如《这件事教育了我》,题眼是“教育”,限定必须通过一个具体事例,写我认识到什么错误或者懂得了什么道理。如《我敬佩的一个人》,“敬佩”就是题眼,要重点写清楚“我”为什么“敬佩”他。再如《记一位好老师》,“好”表达了文章的中心,它就是“题眼”,可以写老师含辛茹苦地工作、爱生如子、品德高尚积极向上的一面。当然有的题目“题眼”,一看便知。比如《令我难忘的一件事》《我爱……》《一件后悔的小事》等,只要抓住了“难忘”“爱”“后悔”等词,就不会出现离题的现象。扣住了“题眼”,也就是抓住了习作的重点。
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只要有步骤、不厌其烦、持之以恒地进行审题的训练,一定能大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