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中的排头兵
教学的先锋。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不能是一桶水,教师本身应该是川流不息的河,容纳百川的海。现代社会需要知识渊博、锐意创新的智慧型教师。十几年来,她不断充电,不断寻找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途径,坚持进行业务和理论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学通讯》等教育杂志成了她手不释卷的宝贝。“要做学者研究型教师,这是优秀教师永葆活力的妙方”。她热爱学习,刻苦钻研,矢志改革,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清新怡人的教学语言、简约明晰的教学流程、胸怀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朴素无华的教学手段构成了她的有效课堂。她潜心设计每一堂课,努力把学生学习所得放在首位,以自己扎实的专业素质博得学生的喜爱和好评,为广大教师树立课堂教学榜样,成为红土地上的一面教学旗帜。她执教的课获得瑞金市一等奖、赣州市二等奖。执教的足迹遍及瑞金的每一个乡镇,无论多么偏远的山区学生和教师都能亲身经历她生动有效的课堂。从校内到校外,从城区到山区,她把课改的主阵地——课堂延伸至无限的生活。参加省、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分获一、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屡获大奖。
教师的同伴。课改倡导同伴互助、团队合作。有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合起来就能品尝两种苹果的味道。”在教学中,你有一种教学方法,我有一种教学方法,合起来就有两种教学方法。她深谙此理,于是,她与教师们融洽相处、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她尊重年长的教师,吸纳他们的经验;引领同龄教师不断超越自己,关心鼓励年轻教师时刻向上,和教师们共同学习课改的先进理念,一起推动课改的前进,时常探讨教育规律,同心协力解决教学问题。她成了护花的春泥,一大批年轻教师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成长为校内、乡镇、瑞金乃至赣州市的学科骨干教师。教学之余,她乐于和教师们聊一聊教学热点,问一问当今的教学困惑,议一议如何改革评价方式。办公室里,她常接到教师们打来的咨询电话;家里,前来请教的教师成了座上宾;街头巷尾每每碰上教师们都有说不完的教学话题。教师们一致称她为“我们的好同伴”。是啊,在同伴的滋养下,在互助的氛围里,她笑得更甜、更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