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这几年来,在国际上广受瞩目的“促进国际素养研究”提出了阅读力的定义与发展过程,成为许多先进国家开展阅读教育的参考,并掀起了学习如何阅读的新风潮。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IRLS)强调从阅读材料中获取图文信息,进而通过推论,进行心智的运用,从具象中发展抽象思维的阅读过程。由此引出:阅读力是需要引导的。让阅读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得来,并可以成为教师运用于阅读教学的策略,通过具体可行的途径教导阅读方法,让每个阅读者都能成为阅读达人,这是新时代的阅读特质。

在阅读教育领域中,孩子可以通过图画指物认名,辅助文字和语言的学习,作为启蒙读本。1992年,英国伯明翰研究发现参加阅读实验的孩子学习能力与成绩都比同龄人优秀。因此,图画书成为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的重要媒介。学者培利·诺德曼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研究也都发现: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确可以利用图画书来学习。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图画书都是母语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它对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很有价值。

我国著名作家彭懿在《图画书应该这样读》中详细介绍了图画书的丰富内涵与阅读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可操作的阅读经验。他阐述了图画书的结构与表现形式,引导读者从图画书的细节了解故事情节和作者用意,由封面、环衬引发思考。

台湾作家林美琴在《绘本有什么了不起》中全面介绍图画书的图文与阅读力之间的联系与发展途径,为我们深入解读图画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林老师提出在读图获得图感,通过图感培养语感,达到提高阅读力的目标。具体步骤如下:从图画的线条、造型、颜色、细节和文字的描景、叙事、论理、抒情当中获取信息;从具体的图像推论出抽象的观念与思想,从平面情节推论出立体的心理层面;通过图画书的外在形式表现与内在叙事结构,串联起整体的信息,建构全盘的理解脉络。

综上所述,虽然利用图画书提升阅读力还是新兴学科,对它的研究还不完善,但它却为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图画书的图文资源与表现形式对于阅读力的提升尤为重要,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有借鉴作用。但是,目前研究成果没有提供针对利用图画书提高阅读力的有效策略和途径,也没有提供相关的教学模式。为此,本课题以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育为依托,利用图画书提升阅读力的研究,期望能够探索出优化的教学模式,助推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