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古意,初识“知音”

一、酝酿古意,初识“知音”

1.教师作揖行礼:“诸位小儿郎,近来可好?吾姓肖,名瑞红,谁能像为师这般介绍自己的姓名?”学生仿效用上文言文介绍姓名,教师赞扬:“此儿甚聪慧,已然用上了‘吾’字,有学习文言文的好悟性,我们从一个字的使用开始慢慢靠近文言文。”

2.奖励大家,这儿有三张学习评价表,一会儿请大家根据课上的表现对自己和同学做出客观、冷静的评价,看谁得到的星星最多。

3.词语积累。课件出示本单元语文园地“日积月累”第一组词语“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学生朗读,师:“高山流水”与今天学习的《伯牙鼓琴》大有渊源。

4.让我们来一次穿越,回到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探寻古人的友情,一起读课题——读古文不妨把声音延长一些,显得更有古韵,再读题,有余音绕梁的感觉了。

5.题目中的“鼓”在今天是一种乐器,在古代是指什么呢?(弹)这叫古今异义。

【设计意图:入境始觉亲,在开课中播放悠扬绵长的古琴,加上教师有意使用文言语句与学生交流,并辅之运用“吾”字进行姓名介绍,读课题时特意拖长声音以显古味,这些小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