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开篇语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习作教学关系到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小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强化,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习作教学的重视,创新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训练习惯,进而突出习作教学活动综合质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隐去“作文”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写作。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三学段称为“习作”,到了第四学段才称之为“写作”。名称的变化显示了写作教学要求的渐进性。

写话,利用儿童已经形成的口语表达能力,将自己想说的话以书面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是小学作文的起步训练。习作是在小学生具备写话能力之后、写作学习之前进行的,是指根据范文写一篇简文,练习相应的描述方法,以提高写作技巧的训练手段。习作并不强调一定要有开头和结尾,作为初期写作练习,只需要小学生写出小段的片段,而不要求写成整篇的完整的文章。因此小学生习作的性质是练笔,是“练习写作”或“学习写作”阶段。

《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中涉及的习作包括纪实习作、想象习作和应用性习作,并对习作教学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习作教学是学生将句连成篇的重要阶段,习作能力是写话和写作之间的桥梁,并为以后的写作打下重要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重要的部分,习作水平不仅是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高层次体现,而且对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发展也有直接的影响。这就促使教师和教材对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贴切,激发学生自由表达的兴趣,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教师要运用多元评价方式激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