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文,了解大象的转变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为了这对耳朵,大象可真够折腾的,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在课文中找一找。
指名读。(出示第一自然段)大象的耳朵像什么?(生汇报:大象的耳朵像……)
出示大象、 蒲扇的图片,学习生字“扇”。
a.读准字音。b.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你的识字方法真多)c.“扇”是什么结构的字?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出示书写影格和“三看”:一看高矮,二看宽窄,三看关键笔画)d.怎么才能写好这个“扇”字呢?请大家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写。(学生书空,教师范写,边解说:左上包围的字要从外往里,先写上面的户字头,再写下面的羽字,户字头稍微写小些,点写在横中线的上面,这笔撇要写得舒展,底部的“羽”字从横中线上起笔,可以稍微写宽些)e.写字之前先提醒自己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大家在书上88页找到这个“扇”字,描一个,写一个。(注意,描红的时候不露红哦!) f.展示学生作品,评议送旗。(请大家轻轻放下笔,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能得到几颗星)(你能按要求写好生字,真是太棒了!继续努力,争取得到三颗星)
2.学习多音字。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扇”还是个多音字哦!(出示课件)表示事物或数量词时,读“shàn”,都有什么扇?表示动作时它读“shān”,可以是“扇扇子”“扇翅膀”。谁在扇动翅膀?
3.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多音字——“似”,孩子们请注意哦,“似”只有和“的”交朋友的时候,才读翘舌音(shì,似的)。其他情况下它读“sì”(出示词语:似的、相似),谁能读准这两个词语?
4.(出示句子)难度加大了,你们还能读准吗?
5.孩子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注意读准刚才学的这两个多音字哦!(生齐读句子)
6.“耷拉”这两个字你读得真准。(出示词语卡:耷拉)你知道“耷拉”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吗?(出示图片,生回答)对,大象耳朵特别大,大大的耳朵垂下来就是——(耷拉),你还知道什么是“耷拉”着的?
【设计意图:基于低段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让孩子们愉快识字,运用字源识字,渗透汉字文化,写字时特别强调书写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学习3~5自然段:
1.这对耷拉着的大耳朵到底给大象带来了怎样的有趣故事呢?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2~8自然段(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大象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出示自读要求)(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马上就找出了这么多小动物,你真会学习!)
(1)谁来告诉老师,大象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出示图片和名字)
(2)相机认识“兔”。由象形字导入:(出示图片)孩子们,这就是甲骨文“兔”。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经过慢慢地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老师还给它编了一首儿歌:两只耳朵长,三瓣口儿张,前腿短,后腿长,小点尾巴不能忘。
请大家举起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来写“兔”字,(斜刀头居上居中,下面的口写得扁些,这笔撇从“口”字中穿出,竖弯钩的竖段在竖中线上,弯写长些,最后一笔点不能漏掉哦!)(教师范写,学生书写)请大家轻轻地拿起笔,做好“三个一”,看看谁能得到三颗星。找到“兔”这个生字开始写。
2.大象散步时,遇到了小兔子,小兔子看见大象的耳朵说了什么?(出示句子)一起来读读这个字。“咦”是一个语气词,你还知道有哪些语气词?(生汇报)
3.这是什么符号呀?(“?”圈出)这种带有问号的句子我们应该怎么读呢?(带着疑问的语气读)(小兔子,请你来读一读)小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呢?(生汇报:兔子的耳朵是竖着的,而大象的耳朵却是耷拉着的)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谁愿意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学生齐读)
4.师答: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5.听了大象的话,小兔子又是怎么说的?(出示句子)小兔子的耳朵是怎样的?(出示图片,认识“竖”,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
6.小兔子的耳朵是竖着的,还有哪些动物的耳朵是竖着的?(小羊、小鹿、小马……)
7.复习巩固(课中操):学到这儿,我们休息一会,玩个游戏吧!跟老师一起来。
谁的耳朵耷拉着?(大象)谁的耳朵竖起来?(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只有谁的耳朵耷拉着?(大象)
8.只有大象的耳朵是——( 耷拉 ),难怪小羊说——(出示句子)(生汇报)孩子们,又是一个带疑问号的句子,谁能把它读好?(出示头饰)这只小羊来读一读(昨天小兔子也是这样说的)……小兔子你来——(我生来就是这样的呀)还有那么多竖着耳朵的小动物,它们会说些什么呢?(举起头饰)小鹿(不会吧?我的耳朵没毛病呀)小马(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吗)小老鼠(我该怎么办?说来说去,说得我的心都乱了)
(课件出示句子和小动物的图片)
9.出示句子:“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请你来读读这个句子)此时的大象又是怎么想的?(认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越来越多的小动物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它的心里也越来越——(不安)请你读读这句话。
因为不安,才会自言自语地说——(生读句子)像这样小声地自己对自己说话,就是——(自言自语)(生齐读)
【设计意图:教学中扣住“耷拉”这个关键词,引领孩子们入情入境学习,感受大象在动物们的疑问中怀疑自己,从而产生不安的心情,为后文的学习埋下伏笔;培养孩子的朗读要从读好一个个句子开始,读好小动物们说的话,童心与童趣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