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品悟诗意

三、精读,品悟诗意

(一)学习2,3,4,5段,感受白鹭的静态美。

1.我们细细地读2,3,4,5自然段(课件出示,在全文的基础上突出2,3,4,5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生汇报。(以下为预设)

(1)2段:什么叫适宜?(刚刚好)颜色、大小,一切都刚刚好。把你的感受送进去,用朗读来表现。

(2)3段: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比较)无论是白鹤、朱鹭,还是苍鹭,都是不寻常的,单单只有白鹭,在南国的水田边常常出现,而这样平常的白鹭在作者心中留下了一份特别的情。让我们一起读。

(3)4段:原来,白鹭的美是一种平凡美。

(4)5段:这一段是对白鹭的什么描写?(外形)

①写了哪些部位?(圈出:蓑毛、结构、喙、脚)(课件: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蓑毛、结构、喙、脚”标红)

②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整体——部分,头——脚或上——下)

③指名读。你读出了什么?(外形优美)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还能读出什么美?(颜色、色彩)

④谁来读这个部分?(课件标注红色: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生读,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标准,合适,极致的美,犹如一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女子,真乃神来之物。备注:此处问一个读一遍。)

⑤读完这段话,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备注:引导学生大胆针对此处提问。)

⑥外形如此优美、色彩如此淡雅的白鹭静静地站立在田间地头,美啊,实在是美!美了我们的眼,化了作者的心,一起用朗读表现这份诗意(全段)。

⑦这份美多么独特,多么有韵味,宛如一首清新淡雅的诗,再读(课件出示):

白鹭

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

身段的大小

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

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那铁色的长喙

那青色的脚

增之一分则嫌长

减之一分则嫌短

素之一忽则嫌白

黛之一忽则嫌黑

3.小结:此刻,我们仿佛看见作者如画家一般照着白鹭工笔细描、静态写生,把白鹭描画得栩栩如生。(板书:静态)

4.自古以来,有数不清的文人墨客赞颂、歌咏白鹭,让我们来感受唐朝诗人刘禹锡笔下的白鹭,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读后说说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白鹭。(课件出示古诗)

白鹭儿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5.过渡:雪衣雪发青玉嘴,一树梨花落晚风。溪边、田间、绿树,都有他们迷人的倩影。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学习重点引领学生感受白鹭的外形优美迷人,以读为主,读中品味语言的诗意,读出白鹭的静态美,读出白鹭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意境美。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本节拓展学习古诗《白鹭儿》,再次加深学生对白鹭的感知,把语文学习的空间拓宽,课外课内一体化,丰厚语文学习的外延。】

(二)学习6,7,8段,感受白鹭动态美。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①自由朗读6,7,8三个自然段,想象画面,并给每个画面取一个名字;②小组合作交流,说说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抓住关键词谈谈你的感受。课件出示6,7,8段内容。

2.生小组合作,师巡视。

3.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诗情画意。(相机提示学生上台板书小标题)

(1)6段(觅食图):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课件出示文中插图及第六自然段内容)乡村田野,波光粼粼的水面,几只白鹭点缀其间,不知是乡村田野衬托了白鹭,还是白鹭为这山水添了生机?总之,这就是一幅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我想,美如画应该就是这样的境界吧!

(2)7段(栖息图):(课件出示望哨图片背景及第七自然段内容)师出示生字卡“嗜”,什么叫做“嗜好”?(特别的爱好)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白鹭这种爱好是什么?(孤独站立于小树的绝顶)悠然自在的白鹭孤独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望哨吗?(休息、享受)它望的是什么?(远方)远方的什么?(田野、同伴、森林……)远处的才是风景。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诗和远方吧!

(3)8段(低飞图):(课件出示黄昏低飞图片背景及第8自然段内容)(白板笔圈出“恩惠”)恩惠是什么意思?(好处)只有在乡村生活的人们才能享受“白鹭黄昏低飞”的唯美画面。你能给“清澄”找个近义词吗?(纯净)清纯洁净的白鹭在空中飞行,带给人们无限的欢乐。

4.小结:在田间,在树顶,在空中,白鹭都留下了动人的身姿,那迷人的倩影带给我们无穷的诗意,这就是白鹭的动态美。(板书:动态)

5.过渡:不论是静静地钓鱼,悠然地站立,还是低低地飞行,这些高雅脱俗的白鹭,都给人无限的遐想。

6.小练笔:欣赏画面,请你撷取其中一个最美的镜头写下来,并取个美美的名字。(课件播放视频)

7.生写小练笔。

8.生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站立在课堂的正中央是教师教学的主旨。本环节由上个环节的“扶”过渡到“放”,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由想象,自主板书,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习得方法。此外,让学生提笔写下最美镜头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美美的白鹭令人喜爱,美美的文字让人愉悦,美美的画面给人惬意,语文学习就是学得进去用得出来,读得出声写得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