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1.汉字的承载:一是承载民族的传统文化,汉字让有声语言和无声思索有了沉淀,人类的思维在长度、宽度与厚度上有漫长的积累,传统文化的存留即通过汉字实现;二是承载民族的智慧,所有的文字都是民族文化的承载,汉字从象形发端,后有指事、会意、形声,汉字可以表现自然世界也可以表现人类自身的思维方式,这也符合康德眼中的人类“普遍性的知识结构”;三是凝聚民族的向心力,汉字的表意性让言语不同的人们拥有统一的文字,汉字的凝聚力已经成了国家民族形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舞动的北京”在书法艺术形式的韵律中,将中国精神、中国神韵与中国文化形象展现给世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2.书写的功用:一是文化之门的打开,汉字书写是个体接受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方式,也是国民文化素养的开始,更是承载民族优秀文化的必须;二是文化之美的表现,当书写的发展进入艺术的层面,不仅将汉字连接成词成句,还让汉字焕发神采,与所载之道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有感染力的整体的鲜活形象;三是民族文化的创造,汉字的书写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实践过程,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汉字的简化不仅保存了汉字本身,也催生了新的民族文化。

3.习书的价值:一是启智,二是育德,三是审美,四是养心。基于此,开展小学书法教学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习惯,为培育学生健全品格打下扎实,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平台。本课题研究就是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经验总结、推广交流等形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在深入了解小学各年级的书法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基础上,探索形成小学书法教学基本策略与方法,进行小学书法教学的理论研究;对各年级的书法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分析,对如何达成小学书法教学目标的方法与途径进行探索研究;在充分了解各年段学生书法现状与水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找出书法教学的关键问题,进行归类总结,为教师做好小学书法教学提供导向;从理论探究和教学实践两方面为老师们做好书法教学提供方法总结和系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