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后反思

《珍珠鸟》教后反思

《珍珠鸟》是一篇文旨优美的课文,讲作家冯骥才与他养的珍珠鸟之间发生的故事,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尊重、喜爱,也展现了鸟对人的信赖,是一篇很有韵味,读来想象丰富,感觉异常美好的文章。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文章主旨,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所以我的教学重点就放在这两个方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就想如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我”与小珍珠鸟亲近的这一过程,这一过程体会不好,文章主旨的理解会显得生硬。

讲授这篇文章,我希望同学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所以我课堂导入中的两个故事、词句品味中体会作者情感、课后的拓展延伸,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因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与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

同时,学习这篇文章还想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方法。所以教案的设计上也是比较侧重作者写作方法的理解和体会。比如课文中关于珍珠鸟外形的描写,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让学生通过说明性描写和本文描写的比较,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到和匠心的独特,能够意识到文章的描写是为文章的中心和主题服务的,是可以充分展示作者内心世界的。最后是联系文章中出现的那些描写珍珠鸟的动作的词语(跳、蹦、偏等),让学生自己找动作并做出动作,然后用一个字表示,此时同学们似乎有了热情,这个目的自然也让同学们有准确运用动词的意识、认真观察生活的意识。

学生学完课文后,都有一种“读完了就想说一说”的冲动,为此,在教学结尾,我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出此时的感触,在表达中培养语感。为此,在教学结尾,我请学生在自己的珍珠鸟上写下自己的感受:

信赖产生了神奇的力量,让我们心灵相通;

信赖创造了幸福生活,让我们在快乐中飞扬;

信赖是一抹阳光,让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信赖带给我友谊,使我有了很多好朋友。

…………

学生对关爱动物,对关爱同学,对信赖,都在情感的体验中得到了感性的理解,在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提高了道德的认识。学生有感而发,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爱的力量在学生的生命活动中又一次得到了催生。相信爱心的滋润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