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简单、扎实的教学过程
营造宁静的学习氛围。我曾经认为,精彩绝伦、繁花似锦的语文课堂,少不了老师个人的表演天赋,离不了学生三五成群的小组合作学习。于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也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出彩,必定有一而再再而三的精心预设,抛不开配上优美音乐的画面。最终,我受到批评:“你在表演教案!”置身于老师的课堂,纵观《番茄太阳》一课的始末,不见费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没有煽情华丽的语言,也不见热热闹闹的学习场面。然而,于老师朴素无华的课堂分明让我领略到宁静、本真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安安静静地学习,学得那么扎实、有效。偌大的礼堂回响着于老师沉稳的声音,学生们在于老师所创设的宁静气场中潜心研读、用心思考、细心探究、耐心写字……随着教学的深入,我的心也渐渐趋于平静。我想:于老师的课摒弃了喧嚣与浮躁,去掉了肤浅的热闹景象,真正引导学生静思默想,这样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有价值的,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以拓宽,探索精神得以培养,创造力得以提高。宁静致远,只有在平静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由此看来,是于老师的生本课堂成就了学生,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
实行简单的教学环节。我们眼见得于老师在课堂上除了引领学生读书写字以外,再也没有纷繁冗杂的教学环节。可是,于老师在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非同寻常,步步循序渐进,教得细致,下足了功夫。教课文不简单,读通、读顺是基础,还要读出人物心情,读穿文字包蕴的含义。写字不光要读帖,描红后再临帖,更要教给学生写字方法:一看二写三对照。末了,老师还要评价学生的书写。我仔细推敲于老师的每一步教学,惊讶地发现:表面貌似简单的教学,实质上却直抵学生的学,三个维度紧密结合,和谐共生。在“简单”两字的背后诠释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断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着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不能追求花哨、复杂的教学环节,应牢固树立这样的观念: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从学习方式的根源上实现学生是主体的理想境界。现实中很多老师喜欢追赶潮流,一天一个样,年年都有新花样,下课后学生竟不知所学是甚,产生本末倒置的深层原因就是教师未能把握住教学的根本——学生的学。我们的于老师善用简化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得到最丰厚的收获,难怪说,于老师的课简约而丰盈,这样的课堂怎能不是生态平衡的低碳课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