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11:如果我选择了原谅,他们还会再次伤害我的!

误区11:如果我选择了原谅,他们还会再次伤害我的!

恐惧会使我们的应激反应系统一直处于运转的状态。“爱就是放下恐惧”这句话说得没错,因为爱和恐惧是不可能同时产生、存在的。当我们大脑最基本的生存机制由于恐惧感而被激活的时候,我们认为的那些“高级”功能就会迅速减退,我们唯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求生。这种自我保护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它也可能是我们学会原谅的一道牢固的障碍,特别是当我们害怕可能会再次受到伤害时。

原谅并不是说把另一边脸也凑过去,让侵犯再次发生。“把另一边脸也凑过去”的本意,其实是说要展示坚定的信念的力量,这句话更广泛的含义包括但不限于原谅。你可以彻底原谅某个人,但依旧坚持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他。同样,你可以原谅一个商业伙伴造成的损失,但同时要警告他,如果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就终止你们之间的商业关系。

我们想原谅又担心伤害再次发生,这是很正常的。不过,如果这种恐惧主宰了你的生活,你便只是处于最基本的求生状态。你的恐惧需要被释放,你可能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冥想、祈祷和坚持信念对此有一定帮助。当然,去户外散散步或听听你最爱的音乐,也会起到帮助效果。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别的方法也很有效。尽你一切所能,将恐惧的意识从大脑中清除。

让害怕的内心安静下来,哪怕只是一会儿,你也可以试着去原谅。但是要记住,在你能够原谅的时候,也要为自己设定界限,以免再次受到伤害。

如果原谅在一段虐待的关系中发挥了作用,受害者可能会对施暴者重新产生爱意,进而回到那个人身边,并且感觉自己的伤痛已经痊愈。害怕去原谅施暴者确实来自真实的担忧,施暴者可能会重新进入受害者的生活,暴行也可能会死灰复燃。

警告:虐待之所以继续,就是因为施暴者还没有彻底解决内心的愤怒问题。因此,伤害可能再次发生。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施暴者都没有认识到受害者并不是造成自己愤怒的原因,因而无法意识到他们不应受到伤害。

由于施暴者们一般脾气急躁、爆发很快,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在紧张的状态下保持冷静。在施暴者掌握这些技巧之前,他们都无法安全地处在压力环境中。如果你还想和施暴者在一起,请保证他们完成一个全面、系统的愤怒控制课程,我指的可不仅仅是那种为期10周、每周只上1个晚上课的短期课程。

总体来说,我发现改善坏脾气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就是原谅。如果你受到了伤害,通常会感到愤怒。对于一个暴虐的人来说,那种伤害远比表现出来的烦躁要深刻得多。若是想要降低目前状况下发脾气的猛烈程度,那么就必须先解决过去的伤痛,治愈这些伤痛需要很多内心调节工作。如果一个施暴者不愿解决自己的愤怒问题,他很可能在将来再次伤害他人。

原谅并不意味着让那个人重新回到你的生活中并再次伤害你。一个女人可能已经原谅了她的丈夫,但还需要警察发布限制令来保护她和她的孩子们。一个施暴者也必须学会克制自己,无论他的情绪变得有多么糟糕。限制伤害的行为可以帮助施暴者脱离大脑的应激反应状态。长期施暴的人也需要学习持续地约束自己的内心,并练习使头脑保持非紧张状态。

当一段关系中出现了身体或心灵上的虐待,那就出大麻烦了。此时,你需要外界给予帮助,控制、阻止伤害是当务之急。处理家庭暴力关系的问题至少需要一名在此领域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这不是你一个人可以承担的。参加有关虐待、家庭暴力和愤怒管理的治疗小组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案,不仅是因为它们教授好的方法,更是由于在小组合作的环境中,施暴者可以学习去寻找更加健康的方式与人相处,特别是和那些除了自己的配偶以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