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原谅的防御心理

阻碍原谅的防御心理

那些他人身上被我们极力谴责的东西,可能正是我们自身也有或正在经历的。几个世纪前莎士比亚也在《哈姆雷特》中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以我之见,那个女人是欲盖弥彰吧。”[1]在指责别人之前,必须先纠正自己的过失。这个道理可以应用于克服原谅的一个主要障碍——我们的自我防御机制。

如果我们要处理的情况实在太不舒服了,我们的大脑会架设起一套防御机制来保护我们。但我们其实意识不到这种防御反应。和大脑的应激反应类似,防御反应也是在我们的表层意识之下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它能一直给我们制造麻烦。

当我们处于应激反应状态或做了错事时,我们的自我防御机制通常会替我们做出回应。一方面我们受到道德标准的约束,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去处理现实的情况。我们难免经历一段苦苦挣扎,既要让应激性的大脑反应得到满足,又不愿意让它脱离控制。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经常会做出令人后悔的决定和行为。为了维护我们的道德感,让自己不受到良心的谴责,我们让防御机制占了上风,让它成了我们的欲望、犯下的错误和不当行为的借口。

一个人在感知到那些拖我们后腿的、存在于潜意识中的行为机制后,原谅疗愈也会随之变得非常有效。我就曾目睹过这样的例子。有一些“自我心理防卫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s),正如其名称所说,指出了一些真相,帮助我们彻底、永久地放下。虽然它们总是隐匿于表层意识之下,但是通过专注或正念,我们是可以发现并处理它们的。其中的关键并不只是感知防御机制的存在,还要通过自我原谅消除它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理解自我心理防卫机制的基础知识,我们能够:

1.对拒绝原谅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2.找到让我们彻底、永久放下的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