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致命的准则、评判和期待

外界致命的准则、评判和期待

如果你不喜欢你眼中的世界,那么你可千万别跳过这一部分的内容。如果我们想让潜意识对我们的影响少一点,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清楚我们持有的态度。正如上一个部分所提到的,在我们的行为和思维之下其实埋藏着准则、评判和期待,这些通常是被低级脑功能的生存机制所驱使的。

我之前也提到过,原谅他人之所以很难,大多是因为我们幼年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教给我们的生存规则和情感规律。我们依据它们来做出自己的评判。换句话说,这些背后的规则和规律决定了我们的标准,以及是否要去原谅一个人。但是在沉重的压力下,哪怕这些规则和规律是有效的,我们依然可能会扭曲对它们的理解和认知。

我们的家庭、同龄人、老师、社会文化和国家,都会在情绪上影响我们的:

1.价值观念。

2.行为准则。

3.对他人的期待。

特别注意:我们被教授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真实或有用的。即便处在同一个国家,我们在思想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价值观也会因为家庭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之间会体现得更加明显。作为对自己负责的成年人和公民,我们需要对小时候被教导、灌输的内容进行重新思考和判断,特别是当我们的目标没有达成的时候。

如果别人破坏了你的规矩,使你感到非常不爽,你可以很确定这些情绪反应不是来自高级的脑系统,而是低级的大脑结构。这里我指的是一些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一个人可能只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或做出一些除了你之外其他人都可以接受的事情,但却激发了你的愤怒,并且让你想要攻击、伤害他人。这里指的当然不是被虐待或财产被侵占,但如果真的是在那种情况下,我们的反应会更加极端和激烈。

情绪给生活增添了情趣。不过,如果情绪控制了你的生活,让你不开心,那么是时候以原谅的眼光来重新思考你的规矩、期待和评判标准了。新皮层的功能就是去掌控这些早期大脑遗留下来的态度和行为。你必须给那些可能毁掉你生活的情绪设定一个界限。

内德的妈妈经常告诉他:“你跟你爸简直一模一样。”但是内德其实并不像他的爸爸,这句话给他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多年来,内德一直认为自己的爸爸一无是处。之后在一次有关原谅的冥想训练中,内德回忆起他妈妈之所以认为他爸爸非常糟糕,是因为妈妈小时候曾经遭受虐待,他意识到这段经历破坏了妈妈对天下所有父亲、所有男人的印象。理解了妈妈的看法之后,内德很快就原谅了妈妈对他喋喋不休的责备。

原谅需要你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而不是通过你习惯的方式,这样,过去产生的影响就会发生改变。我们的行为准则可能来源于一些负面的事情,重新审视这些准则能够使你清楚地判断它们现在是否依然有效。

玛丽是家里的独生女,她在农村长大。因为没有兄弟姐妹,她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度过的。皮特则来自意大利的一个大户人家,他是在城里长大的。一开始,这些不同点给两人带来了很大的新鲜感。玛丽喜欢皮特的大家庭;皮特也觉得玛丽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平静,给两人创造了很多私人时光。家人都在身边的时候,皮特也感到很舒服。但是好景不长,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以后,玛丽开始抱怨自己没有个人独处的时间。每当有家人在身边的时候,玛丽就会开始批评皮特,皮特当然也会针锋相对。很快,他们发现两人之间的差异是无法调和的。

幸运的是,皮特发现了原谅训练法。每当玛丽跟他闹情绪的时候,皮特会试着放下自己的不安,寻找内心的平静,以此来拯救他的婚姻。皮特发现,与正面冲撞相比,保持冷静更能让他理解玛丽。“终于,”他说,“当我用‘原谅的耳朵’去倾听的时候,我们能够想出一些调和我们之间矛盾的有效办法,拯救我们的婚姻。”

皮特很清楚地认识到不能再固执己见,不能再认为自己的方法才是唯一的出路。尽管他很想去各种家庭聚会,但还是慢慢不再参加了。玛丽很感激他能为自己这样做,因此变得对参加聚会不那么抗拒了。在调节差异的过程中,他们达成一致,把离开家庭聚会的时间比之前提早一些。玛丽也意识到,如果可以早些离开,她并不介意参加聚会。经过这番努力,他们收获了相互理解。

一个为你设计的日记练习:

为了判断你的行为准则是否有效和实际,你需要:

1.把所有你认为被那个人破坏的规则,全部列出来。

2.针对每一条内容,问下面两个问题:

(1)这条规则是怎么来的?

(2)这是一条有效的规则吗,还是需要进行修正?

3.接着再问:

(1)我是否对另一个人怀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希望那个人能够遵守这些规则?特别是,如果我在某种程度上也并没有要求自己去遵守这些规则,那么我还会有那些期待吗?

(2)我也同样不切实际地期待自己遵守这些规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