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蔡玉梅,高平.发达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类型及启示[J].中国土地,2013(2):60-61.

[2]蔡玉梅,高延利,张建平,何挺.美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及启示[J].规划师,2017,33(2):28-34.

[3]蔡玉梅,廖蓉,刘杨,范黎.美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及启示[J].国土资源情报,2017(4):11-19.

[4]范华.新加坡白地规划土地管理的经验借鉴与启发[J].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31-34,52.

[5]冯伟,崔军,石智峰等.英国城乡规划体系及农村规划管理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2):109-113,133.

[6]高洁,廖长林.英、美、法土地发展权制度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4):206-213.

[7]李远.德国空间规划与城市规划协同机制及其比较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54-59.

[8]林坚,刘松雪,刘诗毅.区域-要素统筹: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关键[J].中国土地科学,2018,32(6):1-6.

[9]林坚.土地用途管制:从“二维”迈向“四维”——来自国际经验的启示[J].中国土地,2014(3):22-24.

[10]卢为民.用地政策引领产业转型——新加坡节约集约用地启示[J].资源导刊,2012(7):42-43.

[11]马丁·贾菲,于洋.20世纪以来美国土地用途管制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1):30-34

[12]潘科,陆冠尧.国外与我国台湾地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问题启示[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3):97-101.

[13]祁帆,李宪文,刘康.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研究[J].中国土地,2016(12):21-23.

[14]沈悦,刘天科,周璞.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理论分析及管制策略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7,31(12):17-24.

[15]施志源.自然资源用途管制的有效实施及其制度保障——美国经验与中国策略[J].中国软科学,2017(9):1-9.

[16]唐黎标.英、美、法三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启示录[J].上海农村经济,2012(12):40-42.

[17]王向东,刘卫东.中美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14(5):97-103.

[18]夏方舟,杨雨濛,陈昊.基于自由家长制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改革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18,32(8):23-29.

[19]徐忠国.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分区类型体系研究——基于国际国内经验比较[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14(1):21-27.

[20]姚晨,魏媛.中日土地用途管制比较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3):137-138.

[21]张建平.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J].中国土地,2018(4):12-15.

[22]周静,朱天明.新加坡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经验借鉴[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1):39-42.

[23]周姝天,翟国方,施益军.英国空间规划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4):82-89.

【注释】

[1]朱蕾,女,博士,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