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陈飞,翟伟娟.农户行为视角下农地流转诱因及其福利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5,50(10):163-177.
[2]陈锡文.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J].学习月刊,2008(23):9-12.
[3]胡新艳.促进我国农地流转的整体性政策框架研究——基于市场形成的逻辑[J].调研世界,2007(9):13-16.
[4]黄枫,孙世龙.让市场配置农地资源:劳动力转移与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J].管理世界,2015(7):71-81.
[5]纪永茂.依靠市场调节实现耕地使用权有效流转[J].中国农村经济,1994(11):19-23.
[6]廖洪乐.农户兼业及其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2(5):62-70,87,187-188.
[7]林文声,秦明,苏毅清,王志刚.新一轮农地确权何以影响农地流转?——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7(7):29-43.
[8]罗必良.科斯定理:反思与拓展——兼论中国农地流转制度改革与选择[J].经济研究,2017,52(11):178-193.
[9]马佳,马莹,王建明.基于农民意愿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地流转对策——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6):160-165.
[10]牛星,吴冠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结合上海调研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7(3):75-81.
[11]牛星,吴岳婷,吴冠岑.农地规模化流转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基于上海郊区的实证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8,35(2):116-126.
[12]戚焦耳,郭贯成,陈永生.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的分析[J].资源科学,2015,37(9):1816-1824.
[13]宋志红.三权分置下农地流转权利体系重构研究[J].中国法学,2018(4):282-302.
[14]苏岚岚,何学松,孔荣.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基于农地确权颁证调节效应的分析[J/OL].中国农村经济,2018(8):17-31.
[15]文龙娇,李录堂.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设想初探——基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2015(4):2-15,95.
[16]吴鸾莺,李力行,姚洋.农业税费改革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基于状态转换模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7):48-60.
[17]徐志刚,谭鑫,郑旭媛,陆五一.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与约束条件[J].中国农村经济,2017(9):26-43.
[18]许庆,田士超,徐志刚,邵挺.农地制度、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不平等[J].经济研究,2008(2):83-92,105.
[19]游和远,吴次芳,鲍海君.农地流转、非农就业与农地转出户福利——来自黔浙鲁农户的证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3,34(3):16-25,110.
[20]翟黎明,夏显力,吴爱娣.政府不同介入场景下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基于PSM-DID的计量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7(2):2-15.
[21]张建,诸培新,王敏.政府干预农地流转:农户收入及资源配置效率[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6):75-83.
[22]张兰,冯淑怡,曲福田.农地流转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4,28(5):73-80.
[23]钟文晶,罗必良.禀赋效应、产权强度与农地流转抑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3,34(3):6-16,110.
【注释】
[1]马佳,博士,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农经室主任,上海市土地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土地经济、都市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