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 优化存量土地资源,振兴乡村特色产业
2025年08月16日
3.5.4 优化存量土地资源,振兴乡村特色产业
(1)重整经营性建设用地,重构乡村产业格局
构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新格局,必须优化作为重要空间支撑的乡村土地资源的配置。其一,引导乡村地区布局零散、低效利用且不符合生态发展要求的经营性建设用地减量退出,腾挪建设空间,预留建设用地指标。其二,引导具备区位优势、发展条件较好的存量地块转型升级,引入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打造新业态,优化乡村产业格局。其三,对区域内符合产业发展要求且绩效较好的现状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保留。
(2)实施点状供地,落地乡村振兴项目
2018年11月,上海市出台《关于推进本市乡村振兴做好规划土地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沪府办规〔2018〕30号)明确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项目实施点状布局开发。在这一政策创新背景下,郊野单元规划充分衔接“马拉松开心农场”等乡村振兴项目方案,纳入乡村单元法定图则统一管理,确保乡村振兴项目后续落地实施。其一,“点状供地”是依据乡村单元图而确定的建设用地,地块范围办理农用地转用后,通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或征为国有方式供地,项目区内其他用地仍按原地类管理,采取租赁的方式,从而避免了传统片状供地方式带来的政府供地紧张、农转用和占补平衡指标紧缺问题。其二,乡村振兴项目投资方负担的土地开发成本降低,且依据修正后的《土地管理法》通过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出让的方式确保了土地产权,大大提升了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其三,农户将闲置宅基地、周边耕地、林地等出租给乡村振兴项目主体从而获取租金收益,乡村振兴项目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从而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见图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