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樊巍.农林复合系统的林网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0,36(4):16-20.

[2]何建平.陕西渭北地区常见农林复合系统中林木养分循环利用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3]靳雪艳.紫色土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以四川盐亭县为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4]陆光明,马秀玲,周厚德等.农林复合系统中农田蒸散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2,3(4):409-416.

[5]孟平,樊巍,宋兆民等.农林复合系统水热资源利用率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9,12(3):256-261.

[6]三峡库区坡耕地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与效益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

[7]孙家驹,农林水应从分道扬镳转向一体化发展[J].学习时报,2009(4).

[8]王来.渭北农林复合系统生产力及其土根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9]吴骏恩,刘文杰.西双版纳地区不同胶农(林)复合系统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比较[J].广西植物,2016,36(7):859-867.

[10]辛学兵,陈建业,孟平.农林复合系统结构优化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7,10(5):482-489.

[11]严忠海.陕南秦巴山区农林复合模式效益评价及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12]赵英,张斌,王明珠.农林复合系统中物种间水肥光竞争机理与评价[J].生态学报,2006,26(6):1792-1801.

[13]朱波,陈实,廖晓勇等.陡坡耕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一种农林复合模式[J].山地学报,2000,18(1):37-41.

[14]朱建将.嘉定区“农林水”联动工作机制建设研究[J].上海农村经济,2016(12):14-17.

[15]N.J.Rosenberg.小气候——生物环境(中译本).科学出版社,1982.

【注释】

[1]朱宇,男,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上海城市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研究方向:土地规划、土地整治、城市更新、房地产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