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 转型(2016至今)——新时期大都市乡村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3.4.3 转型(2016至今)——新时期大都市乡村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在上海探索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空间规划和土地管理新模式、新路径,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供给的大背景下,上海郊区乡村规划应转换思路,将乡村规划置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实现多规融合,引领乡村发展。2016年上海开始以村庄布点规划为抓手推进乡村地区土地集约高效利用,首轮村庄布点规划以解决农民集中居住为重点,以撤并为主要思路,重点明确保留村、保护村、撤并村和农民集中居住点。2018年8月,上海市启动新一轮乡村规划编制工作,构建了由村庄布局规划、郊野单元(村庄)规划、村庄规划设计构成的大都市乡村空间规划体系。其中,村庄布局规划重点解决农民集中居住问题,优化村庄布局;郊野单元(村庄)规划重点整合镇(乡)城市开发边界外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职能,是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管护的实时性、策略性规划,也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特别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依据;村庄规划设计是对村庄居住点的空间形态、建筑风貌和文化景观等的详细设计,包含一策划六方案(见表3-2)。

表3-2 上海大都市乡村空间规划体系的三个层次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