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规划资源信息化现状

5.2.1 规划资源信息化现状

自然资源规划体系在国家层面或者政策角度一直是以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总规、详规等具体的规划任务为代表提出的,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多规合一”等,但下沉到最本质的实施层面,还是各类规划数据之间、数据与业务之间的融合统一。

上海市规划资源体系从最初的土地管理到房屋、土地、矿产合一,再到现在的自然资源统一,一直沿用的是业务流和数据流“双流协同”的信息化体系,数据流在业务流的驱动下产生并沉淀;反之,业务流以数据流为依据开展相关业务工作。因此,本市的规划资源信息化体系相对稳定和完整,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庞大的规模。

目前,空间规划数据库正处在建设阶段,按照总体规划、单元规划、详细规划三个层次,基本建立了全要素的空间规划数据库架构。相关数据自2012年就启动入库工作,在全市规划层面,2012年之前,是利用市级土地总体利用规划数据管控;2012年,用批复的区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管控;2018年8月用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数据库进行管控。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分别于2017年7月和2018年4月入库并进行管控;在区总规层面,崇明、宝山、青浦等区总规已完成入库;其余新市镇总规、专项规划、控制线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均按正常流程入库。从总体入库情况来看,还存在部分成果数据在规范化、标准化方面与现有数据标准不匹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