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引言
提升工业用地效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应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显现。过去一段时间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牺牲大量的生产要素为代价,长期的工业化阶段是以粗放的工业用地利用方式为支撑。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亟需提高。在2011年全国341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为0.83(郑凌志,2013),仅达到最低工业用地容积率标准(不得低于0.8)。近年来,中国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保持在30%以上,但工业用地地均资本对产出率的弹性系数仅为0.346,地均劳动对产出的弹性系数为0.142,容积率和投资强度达不到建设控制标准(张琳等,2014;王成新等,2014),因此提升工业用地效率将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助推器,是新时代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要求。
工业用地减量化是缓解用地矛盾,提高工业用地效率的重要手段。工业用地减量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工业用地总量接近天花板,用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工业用地约束趋紧局面,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王克强,马克星,刘红梅,2019;刘红梅等,2015;马克星,王克强,李珺,2019),上海市率先在全域范围内推行了工业用地减量化,以存量土地优化来增加用地供给弹性。存量工业用地优化调整的资源配置方式,可有效解决上海市工业用地实际需求量大、增量过快且用地效率较低的问题(王克强等,2016;唐茂钢,王克强,2018)。工业用地减量化强调绝对量减少,但需要通过增量减量化来实现,因此即使一种绝对量的减量化,也是一种增量减量化,即在控制工业用地总量的情况下,实现年度工业用地增量递减,且通过以减定增的政策措施促进新增工业企业向开发区内部集中,实现“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土地利用总目标。但推进工业用地减量化的作用力有哪些?目前学术界尚未进行全面、翔实的分析,本文从推力、拉力、摩擦力等方面入手,深入、系统的分析影响工业用地减量化的因素,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减量化进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