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 持续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
2025年08月16日
15.2.1 持续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
郊野单元规划是以空间规划为引领,以土地整治为平台,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工具,以提高经济效益、用地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目标,对上海郊野地区开展的网络化国土空间资源管理(基于上海市郊野区域减量、存量、新增建设用地规划的思考——以崇明区中兴镇郊野单元规划为例)。
郊野单元规划从形成至今,其内涵逐步从单一的土地整治实施性规划向复合型空间规划转变。郊野单元规划产生初始就提出建立市级土地整治规划、区县级土地整治规划、郊野单元规划、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四级规划和管理体系,核心聚焦乡镇级别的土地整治实施引导。在生态文明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上海“全球城市”营造目标明确,一方面,郊野单元规划的内容在土地整治规划的基础上持续纳入包含专项规划整合、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综合效益分析等方面内容,方法体系持续完善;另一方面,通过多类型对象的试点,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补充完善,最终形成了以《上海市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和成果规范》为主体的标准体系。其中,界定郊野单元(村庄)规划包含的内容主要为土地整治规划、镇总规城市开发边界外近期滚动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村庄规划中的土地使用规划的内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区域内各类用地的专项规划等。